數發部長林宜敬新上任 規劃5大政策工具提升產業韌性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新任數位發展部部長林宜敬今(3)日與媒體茶敘表示,數發部在前任基礎上,施政重點聚焦AI產業、資安韌性與打詐,並將加強數位政府建設。林宜敬強調,數發部最大的職責,就是創造一個適合臺灣AI、資安、資訊服務等產業成長茁壯的產業環境,讓資訊產業在幫我們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能獲得豐厚的利潤,但又不會給社會帶來新的問題。

S 14581767
林宜敬強調,將以「算力、資料、人才、行銷、資金」五大政策工具,建構健康的軟體產業生態。(圖/記者黃仁杰攝)

在助攻科技產業發展上,林宜敬強調,將以「算力、資料、人才、行銷、資金」五大政策工具,建構健康的軟體產業生態,結合民間力量強化資安,形塑有利創新與擴張的市場環境。

算力部分,會提供免費GPU算力給臺灣AI新創團隊,協助想法驗證、走出創業第一哩路。資料部分,推動法規調整,釋出不涉機敏、個資的政府資料;籌設「臺灣主權 AI 訓練語料庫」,確保模型「具備臺灣觀點」。

人才部分,制定「臺灣AI產業人才認定指引」,讓需求、訓練與認證單位有共同架構,建立AI人才訓練生態,滿足國內需求,並使人才培訓成為蓬勃產業。行銷部分,依醫療、長照、製造等產業別分別舉辦AI產業媒合會,幫助新創快速取得大量且穩定訂單。

資金部分,已向國發會匡列新臺幣100億元,投資有產品、有效行銷通路的AI公司,協助迅速擴張、打入國際市場,完成上市最後一哩路。此外,也將推動「產品化」路徑,讓軟體業走向可規模化與國際化。

林宜敬指出,臺灣軟體產業需由Project(專案)走向Product(產品),提升規模與獲利。其並以模組化作法為例,說明可透過設定(Configuration)與必要時的客製模組,服務多元客戶;同時提及SAP起源的案例,說明以共通模組服務不同企業的思維。「臺灣軟體產業將來要蓬勃發展、走出世界,一定要做Product。做 Project難以規模化與國際化;做Product,較容易打入國際市場。」

同時,需求端思維也需調整,林宜敬說明,我國公部門與大型客戶長期偏好客製外包,未來盼能更接受「產品化」供給模式,與供應端一起改變生態。

在資安韌性方面,林宜敬則說,數發部將結合臺灣民間資安產業力量,強化政府部門、關鍵基礎設施與產業供應鏈的資安與韌性。林宜敬指出,臺灣擁有先進且蓬勃的資安軟體產業,是全球衛星產業供應鏈重要一環,亦擁有民主供應鏈最核心的 IC 產業;盼民間資安與衛星等產業在守護臺灣的同時,也能獲得豐厚利潤,形成正向循環。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