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區塊鏈守護愛情!臺科大學生開發婚前協議智能平台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用科技守護愛情與承諾,區塊鏈技術進入婚姻協議領域,讓情感不再單靠信任支撐。由臺灣科技大學學生領銜的「寶寶沒關係」團隊,推出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平台「鏈愛有保障」,致力於為伴侶打造公平、透明且具法律效力的財產協議機制。

「鏈愛有保障」是一套專為伴侶財產權益分配所設計的智能合約服務平台,即便使用者無技術背景,也可透過圖形化介面輕鬆操作,無須接觸複雜的程式碼,即可完成協議設定與上鏈簽署。平台強調「無痛使用」,讓雙方在建立共識時,省去繁複的法律程序。
「寶寶沒關係」團隊於2025年3月成立,初始成員包括臺科大資訊工程系二年級學生王鈺晴、資訊工程系三年級的楊鈞安、北商大財金系三年級王皓萱、臺科大資訊工程系學分班學生林廷胤與商業設計系葉書涵。團隊跨校跨域合作,成員各自擁有技術、金融與設計等多元背景,讓平台開發與市場策略更具整合性。
執行長王鈺晴曾於2024年榮獲「GiCS尋找資安女婕思」比賽優勝,長期關注資訊安全與社會議題。她指出,目前社會大眾對於婚前協議普遍仍持保留態度,加上現行合約多仰賴紙本及傳統司法體系,一旦發生爭議,處理流程往往冗長且費時費力。她認為,數位化與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將能有效提升協議執行效率與當事人信賴感。
平台運用區塊鏈特性,去中心化、不可竄改、高透明度與自動執行能力,確保每份合約的絕對效力與完整性。專屬設計的智能合約,於協議簽署時即建立動態履約保障機制,將雙方預設的權益擔保條件數位化嵌入合約邏輯之中,若後續出現爭議,系統將啟動「社群陪審仲裁機制」,由經過信任機制篩選的仲裁陪審員進行裁決,後依仲裁結果自動完成履約,確保整體過程的效率與公正性,並降低人為干擾與執行風險。
技術長楊鈞安補充,「鏈愛有保障」平台上的合約內容,需簽署具法律效力的「仲裁合意條款」,並上傳至分散式檔案系統(IPFS)儲存,其檔案Hash上鏈以供查證。這樣的設計,不僅保障合約內容無法竄改,也具備法律上可溯及佐證功能,對雙方皆是強而有力的保護。
目前「鏈愛有保障」仍處於開發與市場測試階段,團隊積極參與多場創業競賽,以蒐集回饋、優化功能。在2025年曾拿下「數位金融新藍圖:Web3 與生成式 AI 創新創業競賽」冠軍。王鈺晴坦言,平台的潛在使用者需對新科技具有一定接受度,因此目前目標族群鎖定在數位素養高、重視婚前財產權保障的年輕新婚伴侶族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