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應戰歐盟罰款與關稅雙重夾擊 第四季財報與iPhone 17銷售策略備受關注
記者孟圓琦/編譯
在 2025 年第三財季業績公布前夕,蘋果正處於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關鍵時刻。儘管第三季通常是蘋果財年中最平淡的一季,但今年卻因多項外部因素而備受關注,包括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歐盟的監管行動,以及市場對即將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的期待。

在 2025 年第二財季,蘋果的總營收達到 954 億美元,年增 5%,超出華爾街預期。其中,iPhone 營收達 468.4 億美元,Mac 和 iPad 也分別小幅成長,服務部門則延續其強勁的成長態勢,營收達 266 億美元,持續成為公司的主要成長引擎。然而,儘管第二季表現穩健,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在當時的財報電話會議中預警,關稅成本可能在第三季增加 9 億美元,這也讓投資者密切關注關稅的實際影響。
延伸閱讀:
關稅風暴來襲!蘋果重整供應鏈力抗關稅成本
台灣關稅20%只是暫時性?行政院:協議完成後可望再調降稅率
分析師預測與市場共識
多數分析師對蘋果第三季的表現持樂觀態度,但預測數字略有分歧。Yahoo Finance 的數據顯示,分析師平均預測營收為 891.6 億美元,每股盈餘(EPS)為 1.43 美元。TipRanks 的預測則與此相近。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計營收將達到 907 億美元,並看好 iPhone、iPad 和 Mac 的強勁需求。高盛(Goldman Sachs)則認為蘋果將超出市場預期,服務部門的營收成長將達 11%,抵銷硬體銷售週期的放緩。摩根大通(JP Morgan)也持正面看法,但對 iPhone 17 的需求表示擔憂。
深水資產管理公司(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的分析師 Gene Munster 認為,iPhone 業務已趨於穩定,預計本季將年增 2.1%。他同時指出,儘管蘋果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進展較慢,但這也為未來的新 Siri 提高了期待門檻。
未來挑戰與關注焦點
除了關稅之外,蘋果還需應對多重挑戰。歐洲聯盟因蘋果未遵守《數位市場法》(DMA)而處以 5.7 億美元的罰款,儘管蘋果已提出上訴,但監管壓力持續存在。此外,美國司法部對 Google 壟斷案的裁決預計在 8 月出爐,若 Google 被裁定停止向蘋果支付 200 億美元的預設搜尋引擎費用,將對蘋果的服務營收產生重大影響。
多家分析機構,包括 Jefferies 和 Bank of America,皆預測 iPhone 17 系列的價格將有所上漲,部分型號漲幅可能達 50 美元,以應對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然而,這也讓市場擔憂潛在的漲價是否會影響消費者需求。Wedbush 則認為,全球約有 20% 的 iPhone 使用者超過四年未升級,積壓的需求有望推動新機銷量。
隨著蘋果財報的公布,市場將密切關注其對第四季的展望,特別是針對 iPhone 17 系列定價與銷售策略的說明,以及如何化解關稅與監管帶來的雙重挑戰。
資料來源:apple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