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葉俊顯:AI新十大建設關鍵技術含矽光子、開發據點傾向高雄

記者孟圓琦/台北報導

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上任近兩個月,今(20)日首次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針對立委關切地方均衡與產業布局議題,他透露,經濟部目前傾向將「矽光子技術開發計畫」設於高雄,而AI算力中心則將落腳台南沙崙。葉俊顯強調,國發會施政主軸將以「五大信賴產業」與「AI新十大建設」為核心,朝2040年創造15兆元產值與50萬個高薪就業機會邁進。

國發會主委葉俊顯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葉俊顯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圖/擷取自立法院議事轉播)

葉俊顯指出,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最新預測,臺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上看5.1%,顯示國內經濟動能穩健。他表示:「國際機構對臺灣經濟看法樂觀,我們會穩步地向前推進,讓動能持續發酵。」

延伸閱讀:
日工商會對台白皮書提缺才 國發會:已修法放寬
國發會主委葉俊顯:台積電助台灣人均GDP超越南韓 仰賴「TSMC+1」

在政策方向上,葉俊顯說明,國發會現階段聚焦兩大策略:

  1. 統籌推展五大信賴產業,包括半導體、AI、綠能、資安與生醫
  2. 協調推動AI新十大建設,涵蓋算力中心、AI產業聚落、矽光子技術、數據基礎建設等領域。

他進一步指出,「矽光子」是AI新十大建設的重要關鍵技術,國發會正與經濟部、國科會密切協商相關研發基地的設置規劃。目前經濟部初步傾向將矽光子技術研發據點設於高雄,而國科會則主導新竹陽明交大半導體共創基地及沙崙AI算力中心的籌建。葉俊顯補充,國發會推動的AI新十大建設,將投入高算力、高節能晶片、先進封裝及矽光子前瞻技術研發,並透過產官學合作完善我國半導體研發與試量產生態系,目標在2040年前打造全方位AI產業鏈。

對此,民進黨立委林岱樺特別強調,高雄具備發展矽光子與AI算力中心的優勢。她指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倡導「研發創新驅動成長」的理念,正與國發會政策方向不謀而合。林岱樺表示:「高雄擁有台積電、日月光等半導體重鎮,是國內2奈米製程與先進封裝核心區,同時具備能源供應、產業聚落與研發環境,應成為AI算力與矽光子雙引擎的關鍵據點。」

她也呼籲國發會與相關部會避免「重蹈嘉義無人機錯誤」,應讓AI算力中心與無人載具、軍工產業有直接支援關聯,以高雄為南部AI產業樞紐,形成完整的區域鏈結。

對於外界關注美國推動「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產業或人才外移,葉俊顯回應,目前未觀察到任何明顯跡象。他指出,與1980年代至202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不同,如今的產業鏈重組趨勢,是「複製而非切割」,意即企業在不同地區建立平行產線,而非將生產鏈完全轉移。

此外,針對市場憂心AI投資熱潮恐重演「網路泡沫化」危機,葉俊顯認為,目前AI產業的發展基礎與當年截然不同。他強調:「AI的成長具備實質技術應用支撐,市場機制能有效調整,不致形成系統性風險。」

國發會進一步表示,未來將落實「均衡台灣」的區域發展藍圖,規劃六大產業與生活圈,包括「北北基宜首都黃金廊帶」及「桃竹苗大矽谷都會圈」,以產業帶動區域活化,縮小城鄉落差。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