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英特爾急著重返榮耀 66歲的陳立武如何扛起大旗?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陳立武(Lip-Bu Tan)在今(2025)年3月18日正式接任英特爾執行長一職,受到外界高度關注,大家也認為這是英特爾轉型的關鍵一步。過去他鮮少在螢光幕前曝光,大部分的人可能不常聽到這個名字,因此當英特爾一公開接任的新執行長是陳立武時,大家也在好奇,為何英特爾在最關鍵的轉型之際會找上他擔下重責大任?現年66歲的陳立武又將帶領這個晶片巨獸走向何處?

66歲的陳立武於今(2025)年任英特爾執行長,憑藉其在半導體產業的深厚經驗、國際人脈與成功轉型紀錄,推動組織改革、強調工程創新並積極尋求與台積電等夥伴合作,被視為引領英特爾重返榮耀、迎接AI時代關鍵轉型的領袖。圖片來源:Intel YouTube

更多新聞:OpenAI預估AI代理人收入超車ChatGPT!2029年營收規模逼近Nvidia

受到梭羅獨立的啟發 期望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陳立武195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成長於新加坡,畢業於南洋大學物理系,之後赴美,在麻省理工學院取得核工程碩士,但因核能產業受挫轉而攻讀舊金山大學MBA,在他累積一定的產業經驗後,於1987年創辦風險投資公司華登國際(Walden International),專注投資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將公司資產從2,000萬美元擴展到20億美元,公司之所以取名「Walden」,主要是受到美國作家亨利·大衛·梭羅的著作《瓦爾登湖》(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的啟發,這本書在講梭羅在湖邊獨居,追求自給自足的生活,陳立武希望公司能像梭羅一樣,堅持理念與創新,不隨波逐流。

眼光獨具前瞻 投資新創後成為企業核心主力

陳立武的投資策略獨特而前瞻,他相信即便是小型創業團隊,只要掌握關鍵技術也能與晶片巨頭競爭,因此他投資了數百家新創,包括後來被亞馬遜以3.7億美元收購的Annapurna Labs,該公司已成為亞馬遜內部晶片部門的核心,他還投資了Nuvia,該公司於2021年被高通以14億美元收購,成為高通在筆記型電腦和PC晶片市場與英特爾關鍵競爭力。

英特爾將倚重他的救火經驗 起死回生

在2009年至2021年期間,他被晶片設計軟體公司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找去當「救火CEO」,成功讓公司起死回生,在他的帶領下,益華電腦從單一軟體工具轉型為整合AI、雲端運算與系統級設計的綜合平台,益華電腦的股票升值了3,200%,還成功拿到蘋果的訂單,甚至與台積電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益華電腦後來也助力蘋果、Google、Amazon等科技企業設計自己的AI晶片。

甫上任即大刀闊斧一革過去傳統風格

2025年3月13日,英特爾宣布董事會任命陳立武為執行長,此消息一宣布,英特爾股價在次日盤前交易中上漲超過10%,在陳立武接掌英特爾後,他迅速推動扁平化管理,將資料中心和AI晶片等關鍵事業群直接納入自己管理範疇,還精簡管理層級、打破部門隔閡,加速決策流程與創新步伐。他曾公開強調「英特爾必須回歸工程本位,給予工程師更大發聲權」,並鼓勵大膽創新,同時,他直言公司過去「太慢、太複雜、太僵化」,必須徹底重建企業文化,培養新創精神與客戶導向,才能重拾產業領導地位。

陳立武才剛上任就積極與外界尋求合作機會,近日他在一場電話會議上透露,他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會面,討論兩家公司未來如何合作,甚至說到自已與張忠謀、魏哲家都是多年的老朋友,希望為兩家企業共創雙贏局面,一改之前英特爾前任執行長季辛格對台積電抱持敵對態度。

不過陳立武華裔的背景,對於現在英特爾的職務其實有點尷尬,因為根據路透社報導,陳立武已投資不少中國科技企業,因此有人對他對美國的忠誠感到質疑,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期待重振英特爾,讓美國重返製造業榮耀,大家也在關注陳立武如何面對這些壓力,成功拆彈重新贏回投資人的信任,他如何運用過去的產業資歷、廣泛的人脈和成功的轉型經驗,為英特爾帶來新的方向,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瀏覽 382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