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奈米製程明年量產!4座晶圓廠同步啟動 月產能上看6萬片
記者孫敬/編譯
台積電已在今年4月開始接受2奈米訂單,並將在台灣4座晶圓廠同步啟動生產,預計量產後,初期月產能將達到6萬片,但對尋求技術優勢的客戶而言,這將是一筆昂貴的投資。
延伸閱讀:Intel可能要放棄14A先進製程?主因缺少大客戶 拚不過台積電、三星

良率達六成,新竹、高雄廠區進度曝光
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在試產階段良率已達六成,顯示其已準備好轉向量產。在高雄P1廠已進入量產階段,每個月可產1萬片晶片;P2廠的設備目前正在安裝中,預計三到四個月內將展開試產,最大月產能將可達到3萬片。至於新竹廠區,P1廠的試產已完成,即將展開量產;P2廠的生產線則正在架設中,這兩座新竹廠區合計的月產能,預估將達到3萬至3.5萬片。
雖然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產能龐大,但這項技術對客戶而言並不便宜。因台積電目前並未提供任何折扣,每片2奈米晶圓的報價高達3萬美元。為協助客戶降低成本,台積電從今年四月開始提供「CyberShuttle」服務,讓蘋果等客戶能在同一片測試晶圓上進行矽晶片評估,藉此分攤費用。
近期,三星(Samsung)也宣布自家Exynos 2600將採用自研2奈米GAA架構的系統單晶片(SoC),弱三星晶圓代工部門能順利提升2奈米產能並拉高良率,市場預期兩家巨頭的競爭壓力,或許能促使台積電未來調整價格。
資料來源:Wccf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