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AI伺服器應用需求擴張 台灣PCB產業鏈年成長率8.1%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根據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共同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台灣電路板(PCB)產業鏈總產值達到1.22兆新台幣,年成長率8.1%。分析成長原因,主要受到AI伺服器應用需求擴張帶動,材料與設備產業鏈同步受惠,供應鏈中與AI相關連度高的業者普遍呈現營收成長。

進一步細看,在材料領域方面,2024年台灣PCB材料總產值達3463億新台幣,年增13.4%。在材料結構部分,以硬板材料為主,占比超過5成。TPCA指出,儘管近年硬板材料表現相對亮眼,軟板材料也在智慧眼鏡與穿戴裝置市場找到新興應用場景,多家廠商在2025年推出智慧眼鏡產品,結合生成式AI與低功耗晶片設計,提升穿戴體驗。
延伸閱讀:美國關稅衝擊加上新台幣狂升 工商協進會吳東亮:產業摸石頭過河
台灣業者已投入相關材料開發與供應,導入透明PI與低損耗軟板材料,2025年智慧眼鏡市場將呈現顯著成長下,可望進一步帶動相關軟板材料需求。因此TPCA預估,2025年台灣PCB材料整體產值預估達3757億新台幣,年成長達8.5%。
另一方面,報告也顯示出,2024年台灣PCB設備產值規模達595億新台幣,受惠AI應用的PCB製程設備對高層與高密度之需求提升,年成長6.3%,產值主要產品包括機械鑽孔、雷射鑽孔與成型等工具機(佔19.2%)、濕製程設備(佔15.0%)、針具與刀具(佔12.2%)、輸送與自動化設備(佔11.3%)等。展望2025年,TPCA表示,在高階製程與東南亞新產能陸續量產推動下,2025年台灣PCB設備產值預估為639億新台幣,年成長率達7.4%。

值得關注的是,在地緣政治與中美科技政策影響下,牽動全球供應鏈布局調整,台灣PCB業者已經逐步將部分產能外移至東南亞,以強化企業因應全球性風險之韌性,又以泰國、越南與馬來西亞為主要擴產區域,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多家業者於當地建廠並進入試產階段。此外,多家材料與設備廠商亦將預計在2025年釋出海外新產能,設備相關業者也跟隨客戶前進東南亞就近服務與開拓新市場,主要集中於泰國曼谷周邊城市,隨著PCB供應鏈的逐漸齊備,泰國PCB製造聚落的大幅成長將指日可待。
TPCA指出,2025年台灣PCB產業鏈在AI伺服器、高效運算與Edge AI等應用持續驅動下成長,材料與設備供應鏈受惠高階製程及東南亞PCB新產能的啟動下,台灣PCB產業鏈海內外總產值可望保持穩健發展,規模達1.29兆新台幣,年增5.8%。未來TPCA 將聚焦3大推動方向,包含強化產業體系的韌性基礎、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動能,以及加速技術研發與資訊安全的整合應用,引領台灣 PCB 產業鏈穩健成長。
瀏覽 8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