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科技業連年缺工 葉元之:應強化AI跨域整合教育政策

記者孟圓琦/台北報導

面對國內科技人才荒日益嚴峻,產業界警訊連年不斷。隨著全球AI龍頭輝達(NVIDIA)宣布在臺設立總部並進駐北士科,釋出百項職缺與優渥薪資,臺灣本地科技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才競爭壓力。對此,《科技島》專訪立法委員葉元之,他對此回應,AI教育應兼顧國文與數理基礎,強調語言能力有助精準指令與邏輯思維,並呼籲調整108課綱以強化基礎學科。

國民黨葉元之委員。(圖/擷取自立院IVOD)

眼看AI浪潮加速來襲,百工百業也爭相導入AI技術,政府為協助企業應對缺工與AI人才培育問題,除了經濟部啟動「AI新秀計畫」,針對國內應屆畢業生規劃為期一年的AI應用培訓課程、提升產業的AI應用即戰力,還有國發會也規劃了「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以利攬才。

葉元之表示,他認同AI教育宜向下扎根,然而,除了AI專業知識之外也要學好國文、打好語言基礎。並指出日前「108課綱」針對文言文做刪減,引起教育界爭議,葉元之指出,操作AI需要精準地下指令並具備清晰的邏輯思維,「打好中文基礎,才能加分!」

延伸閱讀:
科技業憂輝達搶人才!立委葛如鈞點名3部會 應有留才長遠規劃

除此之外,108課綱在高中「降低必修」供學生更多適性選修機會,然而導致基礎科目成績滑落、數理基礎能力弱化等現象,恐怕會影響台灣AI科技未來競爭力,因此調整108課綱更是當務之急。除了語文能力,「數位素養」也是AI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學生面對AI工具,若缺乏基本的數據解讀與批判思考力,容易將AI視為「萬能解答機」,而非輔助思考工具。要能夠與AI協作,教育體系就必須在中學階段,就加入更多關於AI倫理、資訊安全、資料判讀的素養課程。

葉元之強調,「跨域整合」將成為台灣未來科技人才的關鍵競爭力。許多AI應用場景需要結合醫療、金融、藝術、法律等不同領域知識,若增加「AI與法律」、「AI與設計」等通識課程,則能有助學生了解科技應用的多元面向。

瀏覽 126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