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寫程式幫倒忙?拖慢進度19%、資深工程師仍誤以為變快了

記者李琦瑋/編譯

AI程式輔助工具被廣泛視為提升軟體開發效率的利器,但最新研究卻顯示,AI實際上可能讓開發者效率變慢。由非營利研究機構「模型評估與威脅研究組織(METR)」進行的一項隨機對照實驗發現,使用AI輔助程式撰寫的開發者,實際工作時間反而增加了19%,與原先預期大相逕庭,而這些資深工程師仍誤以為效率提高了。

研究顯示,AI輔助寫程式反而拖慢進度19%,但資深工程師仍誤以為變快了。
研究顯示,AI輔助寫程式反而拖慢進度19%,但資深工程師仍誤以為變快了。(圖/123RF)

研究團隊邀請了16位具有多年大型開源專案經驗的資深工程師,進行總計246項任務(如修復bug、開發新功能等),並讓系統隨機指定是否使用AI工具(主要是Cursor Pro和Claude 3.5/3.7 Sonnet)來完成。整體研究於2025年2月至6月間進行。

延伸閱讀:AI新創們搶攻瀏覽器市場 Google Chrome地位不保?

令人訝異的是,參與者事後仍普遍認為AI有助提升效率,估算任務完成時間縮短了20%。但實際上,AI輔助組花費的時間比未使用AI的對照組多出約19%,代表AI工具反而減慢了開發人員的速度。

研究指出5項可能導致效率降低的原因,包括開發者對AI效能過於樂觀;測試對象對原始碼庫高度熟悉,AI難以提供額外幫助;大型程式碼庫(超過100萬行)導致AI推理效率下降;AI建議的接受率低(不到44%),反而花費更多時間審查與修正;AI無法充分理解隱含的專案背景與語境。

此外,AI回應延遲與輸入上下文不足等問題,也可能加劇效率拖慢的現象。

報告中也附上時間分配圖示,顯示開發者使用AI後,實際撰寫程式與查找資料的時間減少,轉而花更多時間在與AI互動、等待AI生成內容與審查其輸出,甚至出現閒置。

雖然研究結果顯示目前AI工具未如預期提升效率,但研究作者也強調,這項實驗為特定時間點、特定工具與高熟悉度情境下的結果,未必適用於所有開發環境。

研究作者最後補充,這並不代表AI工具毫無助益,或未來不會更強,「AI技術仍有很大潛力,特別是在新專案、較小型的程式碼庫,或新手工程師的情境下,可能展現不同的生產力表現。」

資料來源:The Register

瀏覽 124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