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ALL IN AI!阿里巴巴砸3800億轉骨 電商巨頭變身AI巨獸?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阿里巴巴(Alibaba)曾是中國電商帝國的代名詞,如今卻正大舉進軍人工智慧(AI)領域,透過巨額投資重新定義自身定位,這家科技巨頭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 3.5以來,已參與價值超過33億美元的投資交易。
阿里巴巴集團最近宣布,將在未來三年投資至少3800億元人民幣(約530億美元)於AI與雲端基礎設施,這筆金額超過過去十年在相關領域的總支出,執行長吳泳銘(Eddie Wu)在財報會議中形容AI為「世代機會」,強調雲端運算是AI成長的最明確驅動力,公司預期,AI將廣泛應用於電商、企業服務與消費者領域,提升效率與創新。

延伸閱讀:
阿里巴巴雲端事業群在最新季度營收成長11%,AI相關產品更連續六季呈三位數成長,例如,本月阿里巴巴領導了對人形機器人新創X Square Robot的1億美元投資,並注資6000萬美元給AI影片生成應用PixVerse。此外,公司還與榮耀(Honor)簽署AI戰略合作,擴大在智慧型手機與邊緣運算的布局。
阿里巴巴香港上市股票在本月上漲19%,市值今年已成長超過1000億美元,反映投資人對阿里巴巴從電商轉向AI基礎設施的信心,儘管面臨美國對先進晶片出口的禁令。
阿里巴巴的AI轉型並非一帆風順,作為中國網路科技監管行動的「典型案例」,公司曾因反壟斷調查而市值大跌。如今,中國政府正加強對AI的監管,強調資料安全與內容控制,這讓阿里巴巴等巨頭的AI部署面臨延遲風險。例如,生成式AI產品需取得許可並通過安全審查,這已影響阿里巴巴在國內的AI雲端服務推廣。
阿里巴巴正透過自研AI晶片與本土合作反擊地緣政治壓力。公司開發專供內部使用的AI晶片,以規避美國出口限制,並與中國聯通(China Unicom)合作邊緣運算,實現本地化資料處理。同時,阿里巴巴擴大全球AI生態,投資6000萬美元於夥伴關係,整合自家Qwen模型至產業應用。
阿里巴巴的轉型象徵中國科技業的更大趨勢:從消費導向轉向高科技創新。ByteDance等競爭對手也大舉投資AI,預計2025年資本支出超過1500億元。分析師預測,到2030年,AI基礎設施市場規模將達1000億美元,阿里巴巴若能抓住機會,或許重返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
然而,挑戰仍存,投資人擔憂AI需求是否被高估,類似微軟取消部分資料中心租約的案例,可能預示過度投資風險。阿里巴巴需平衡短期獲利壓力與長期AGI(人工通用智慧)目標。在中美AI競賽加劇的2025年,這場百億美元轉型將決定阿里巴巴能否從購物車時代,真正躍升為超級晶片強權。
資料來源:AlibabaCloud、C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