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的裁員潮!亞馬遜等大廠裁撤逾6萬人 專家籲警惕「AI洗白」

記者彭夢竺/編譯

企業巨頭如亞馬遜(Amazon)、UPS和Target等,近幾週紛紛宣布裁員,今年以來裁撤的總職位已超過6萬個。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月度就業報告因政府停擺而中斷,這些大規模裁員的宣布,引發了外界對勞動力市場強勁程度的質疑,並擔憂這是否預示著一場AI驅動的白領衰退即將開始。

雖然一些投資於AI的公司試圖在其他地方削減成本,但專家認為,這些裁員更可能反映出對經濟狀況和消費者支出放緩的擔憂。

亞馬遜在包容性政策上的調整也伴隨一些變化。

企業以「精簡營運」為由裁員 AI成代罪羔羊?

美國企業界正經歷歷史性的白領裁員潮,導致許多人質疑:AI是否最終找上了他們的工作?儘管生成式AI和代理式AI的普及確實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亞馬遜、UPS和Target等公司最近宣布的裁員,遠不止是新技術的進步那麼單純。

這些公司總共裁掉了超過6萬個職位,他們表示正試圖削減企業冗餘、精簡營運並調整新的商業模式。

一些公司則直接點名是AI取代了員工。像是Klarna執行長Sebastian Siemiatkowski在5月表示,由於部分歸功於AI,公司成功縮減了約40%的人力。Duolingo在4月宣布將停止聘用可由AI處理工作的約聘人員。Salesforce於九月裁掉了4,000名客戶支援人員,稱AI可完成公司50%的工作。

專家警示:提防企業以AI為成本削減失誤「洗白」

然而,有專家指出,有些公司可能正在對其裁員進行「AI洗白」(AI-washing),將裁員歸咎於新技術,以掩蓋業務失誤和傳統的成本削減。

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Peter Cappelli表示:「我們花費大量時間仔細觀察那些真正嘗試實施AI的公司,很少有證據表明它能像我們談論的那樣大規模裁員。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根本不會減少人力。」他補充說:「使用和引入AI來節省工作是一個極其複雜且耗時的過程… 仍有人認為它簡單、容易且便宜,但事實並非如此。」

儘管如此,這些在科技業裁員浪潮之後出現的裁員,為本已搖搖欲墜的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

亞馬遜裁員4.1萬人 歸因於企業文化而非AI或財務

以亞馬遜為例,在其CEO Andy Jassy接任以來,一直在試圖扭轉疫情期間的過度擴張。上週宣布的裁員影響了1.4萬個公司職位,預計將成為該公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並影響公司幾乎每個部門。自2022年以來,亞馬遜已裁掉超過4.1萬個公司職位。

Jassy在宣布裁員後表示,這些變動既不是AI也不是財務驅動,而是為了削減企業多餘層級,使公司能像世界上最大的新創公司一樣運作。「這是一種文化。」Jassy在亞馬遜財報會議上表示。「如果你的業務在幾年內增長得像我們一樣快,你的企業規模、員工人數…會比以前多得多,你最終會有多得多的層級。」

不過,Jassy此前在6月也曾提到,隨著公司採用生成式AI,未來公司的人力將會縮減,雖然公司仍計劃在「關鍵戰略領域」持續招募,但隨著時間推移,公司將需要「更少的人來做今天正在做的一些工作」,但「更多的人來做其他類型的工作」。

資料來源:CNBC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