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看旺AI需求、財報優於預期 科技日將宣布與OpenAI合作
記者彭夢竺/編譯
鴻海12日發布對AI相關需求的樂觀展望,表示AI將是2026年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並預告將在下週的科技日(Tech Day)上宣布與OpenAI相關的消息。

雲端數據中心熱潮推動
鴻海是輝達最大的伺服器製造商,同時也是蘋果iPhone的主要組裝廠。受惠於資料中心熱潮,亞馬遜、微軟和Alphabet旗下的Google等雲端運算巨頭投入數十億美元擴展其AI基礎設施和研究能力,帶動了鴻海的業績。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財報會議上表示,AI的重要性將在明年大幅增加,但公司仍將謹慎關注地緣政治和匯率等問題。他指出:「總體而言,從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判斷,我對明年的AI市場感到非常樂觀。」儘管各大公司宣布數十億美元投資AI,引發外界對「網路泡沫」重演的擔憂,但劉揚偉強調,AI產業才剛開始發展。
在第三季,鴻海的雲端與網路業務(包括AI伺服器)營收已連續第二季超越其智慧消費電子產品(如iPhone)。
Q3淨利增17%優於市場預期
鴻海12日公布,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第三季淨利年增17%,達到新台幣576.7億元,優於LSEG彙編的市場預期新台幣504億元。鴻海在上個月也曾報告,由於AI產品需求強勁,第三季營收優於預期。
在第四季財測方面,鴻海預計營收將實現顯著的年對年成長,其中AI伺服器營收預計將實現季對季成長。公司並預期全年營收將實現顯著的年成長,與8月發布的先前指引一致。不過,鴻海並未提供具體的季度或全年財務數字指引。
鴻海將宣布與OpenAI合作
鴻海將於下週在台北舉行年度科技日活動。劉揚偉表示,該活動中將會有一項與ChatGPT創建者OpenAI相關的公告,但他並未透露細節。OpenAI尚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鴻海電動車布局持續調整
鴻海持續尋求擴大其在電動車(EV)領域的版圖,並將其視為未來的重大成長動力,儘管這項發展並非一帆風順。8月時,鴻海表示已達成協議,將其於2022年收購、原用於製造電動車的俄亥俄州洛茲敦前汽車工廠,連同其機械設備以3.75億美元出售。
今年以來,鴻海股價累計上漲36%,表現優於台灣大盤指數的21%漲幅。其股價在週三財報發布前收盤上漲1.8%。
資料來源:路透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