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傳2奈米製程遭外洩 劉鏡清:下次董事會說明案情
記者李琦瑋/綜合報導
台積電(TSMC)傳出2奈米製程技術遭外洩,日本半導體設備製造商TEL臺灣子公司東京威力科創前員工涉案。國發會主委兼台積電法人董事劉鏡清7日在立法院表示,檢調、國科會已展開調查,目前仍處於查證階段,釐清動機跟目的,台積電也將在下次董事會上正式說明案情。

據了解,涉嫌洩密的3名工程師中,包含一名前員工與兩名在職工程師,皆具清華大學背景,疑似透過「學長牽線學弟」方式,透過手機翻拍,竊取2奈米製程的良率數據與機密資料。
2奈米製程被視為全球最先進製程之一,對台積電未來產品布局與競爭力有重大影響。涉案人員曾任職於東京威力科創,該公司已發布聲明,表示對涉案員工採取解僱處分,並配合調查。
劉鏡清今天赴立法院經委會就「美國對等關稅底定後,我國經濟未來之景氣情況及產業全球布局新規劃」進行報告。
針對台積電洩密案,劉鏡清指出,台積電下次董事會將針對案情說明,檢調、國科會已經進入調查;即使有資料外洩,也不代表對方能直接應用,「不可能讀一本怎麼投棒球的書就能去打職棒」。
他進一步解釋,台積電的機密資料經過嚴格分段管理,即便有人取得其中一段,也無法掌握整體架構,更難以應用於實際生產。
立委關切此事件是否影響台積電在日本的投資計畫,劉鏡清強調,「2件事沒有關聯」,半導體產業是全球合作的產物,臺灣在製造居於領先地位,日本則在特用化學材料、設備技術方面有強項,美國亦具備先進設計與市場優勢,彼此是競爭更是合作關係。
對於企業機密保護,政府也已強化法制基礎。劉鏡清表示,目前國科會負責關鍵技術保護,國安法與營業秘密法也增訂「經濟間諜罪」與「域外使用罪」,違者最高可判處12年徒刑,並併科新台幣1億元罰金。
他強調,這起案件應作為產業界的重要警訊,讓社會大眾與科技從業人員理解洩密的法律風險與嚴重性。
台積電回應,該事件是在「常規監控中偵測到違規行為」,經內部調查後已對涉案人員進行懲處,並啟動法律程序。公司重申,其擁有完善的內控與資訊安全機制,能夠即時發現異常行為,保護關鍵營運與技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