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政部長貝森特證實 川普政府將透過《晶片法案》入股英特爾

記者孫敬/編譯

近期,關於美國政府可能入股英特爾(Intel)的消息不斷,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外媒採訪時提到,這項投資主要將透過將《晶片法案》的補助金轉換為股權來實現,甚至可能增加投資金額,以達到穩定英特爾的目的。

延伸閱讀:《晶片法案》補助變股權!傳美政府研議入股台積電、三星

Intel 123RF 2
拍板確定,美國政府將成為英特爾的股東。(圖/科技島資料照)

川普政府晶片法案補助換股權,擬投資逾百億美元

貝森特表示,美政府擬議的入股計畫,主要資金來源是將英特爾已獲得的《晶片法案》補助金,據法案內容得知,英特爾已獲得79億美元的補助金,以及額外110億美元的貸款融資。此外,英特爾還可以在美國國防部的「安全飛地計畫(Secure Enclave program)」下,再拿到30億美元的資金。

這項消息也印證了先前市場傳出的報導,川普政府正尋求以約100億美元的金額,取得英特爾10%的股權。若以其已獲得的《晶片法案》補助金計算,美國政府可能還會額外投入約21億美元的資金,以湊足這筆約100億美元的投資。

另外,貝森特也澄清了外界的擔憂,他強調:「我們沒有說其他公司一定向英特爾採購。」這也打破先前市場對英特爾可能藉此獲得「準壟斷」地位的猜測。

為何英特爾引來各方關注?

除了美政府的潛在投資,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日前已宣布,將以每股23美元的價格,斥資20億美元認購英特爾的普通股,這筆交易將使軟銀持有8,695.6萬股,成為英特爾的前10大股東之一。

貝森特也指出,正是英特爾當前這種充滿變數的流動性,吸引了各方的目光,特別是在創投領域,甚至出現百年難得一次的機會。然而,這種熱潮是否能轉化為英特爾實質的市場機會,仍有待觀察。

資料來源:Wccftech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