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加速導入 2奈米與A16台美技術差距縮至一年

記者孫敬/編譯

根據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將「總晶片產能的50%」移至美國生產,以確保國家在面對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時,能擁有半導體供應鏈的保障。

但根據台灣媒體報導,台積電正在積極推進亞利桑那州的設廠時程,預計第三座晶圓廠(Fab 3)將於2027年在美國導入2奈米(2nm)以及A16(1.6nm)製程,比原訂計畫整整提前了一年。

延伸閱讀:蘋果M5晶片規格曝光!L2快取、記憶體升級為亮點 效能提升幅度恐有限

Arizona TSMC 1
就在美國喊出50%產能轉移時,台積電推進亞利桑那州的設廠時程。(圖/科技島資料照)

美國晶片自給自足,和台灣先進製程差距縮小至一年

目前,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區正朝向4奈米的量產目標邁進,而3奈米的生產線也正在鋪設中,預計將於今年底啟動生產。更重要的是,台積電計畫透過其亞利桑那州的第四座晶圓廠,在2027年同時導入2奈米與1.6 奈米(A16)製程。這代表相對於台灣本土,美國的技術進程將僅落後一年。

  • 台灣本土時程: 2奈米預計在下一季度開始生產,A16預計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
  • 美國亞利桑那時程: 2奈米與A16預計於2027年導入。

報導指出,能在短短數月內,將台美兩地的最先進製程技術差距縮小至僅一年,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進展。

台積電擴大在美投資,目標滿足30%美國需求

從台積電大幅增加的投資項目中,可以清楚看出該公司已準備好分散其供應鏈風險,並積極配合如輝達(NVIDIA)和蘋果(Apple)等關鍵夥伴,以實現「美國製造」(Made in USA)的目標。

報導分析,這項發展與前美國政府開始推動「強健美國晶片供應鏈」的政策方向一致。在目前美國政府規劃的新晶片政策下,美國正試圖擺脫對台灣晶片供應的高度依賴,這可能迫使台積電必須增加其在美投資。

預計到明年,台積電憑藉在亞利桑那州的六座晶圓廠,將能滿足美國至少30%的晶片需求。

資料來源:Wccftech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