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辭典】太空港是什麼?揭開2.5小時飛越美台的超音速未來

記者李琦瑋/整理報導

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表示,美國和臺灣正在洽談可能的太空港合作,透過亞軌道飛行,台北與休士頓之間的旅行時間可望縮短至2.5小時,引發各界關注,也有不少人疑惑太空港究竟是什麼?對臺灣的影響為何?《科技島》整理給大家。

AIT提到,美台太空港可能合作,台北與休士頓直飛僅需2.5小時,國科會回應,仍待進一步評估。
AIT提到,美台太空港可能合作,台北與休士頓直飛僅需2.5小時,《科技島》介紹太空港及對臺灣的影響。(圖/AIT臉書)

太空港是什麼?

太空港(Spaceport)是專門為太空載具發射和返回而設計的基地,功能類似機場對飛機的作用。太空港可支援垂直與水平2種主要的發射方式,一是火箭從地面垂直發射升空,二是由大型飛機搭載太空飛行器升空後,水平釋放後點火飛出大氣層。

延伸閱讀:美台太空港合作?兩地直飛僅需2.5小時 國科會:仍待進一步評估

簡而言之,太空港是一種專為太空航行設計的「超級機場」,可為未來的太空運輸和太空旅遊提供基礎設施,顯著提升人類進入太空的效率和頻率。

美國的太空港發展,最初是由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與軍方主導,隨著商業太空活動興起,太空港不再僅限政府使用,許多民間企業也參與建設和經營,未來可望提供包括無人貨運和載人太空飛行服務。

哪些國家已建有商業太空港?

美國:美國是商業太空港最成熟的國家,目前在阿拉巴馬、阿拉斯加、科羅拉多、佛羅里達、喬治亞、新墨西哥、奧克拉荷馬、維吉尼亞、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等州有20座FAA授權的商用太空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位於新墨西哥州的「美利堅太空港(Spaceport America)」,佔地約7300公頃,於2011年正式投入營運,是全球首個專門支援亞軌道飛行與太空觀光任務的商業太空港,知名租戶有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2021年成功進行首次載人太空飛行;還有位在加州的The Mojave Air and Space Port,SpaceX、Blue Origin等企業的太空業務皆在此運作;佛羅里達的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NASA、SpaceX、Blue Origin等皆有使用。

英國:位於蘇格蘭的薩瑟蘭太空港(Sutherland Spaceport)於2025年7月首次成功由民間公司發射火箭,標誌英國商業太空進入自行發射能力的時代。

紐西蘭:Rocket Lab Launch Complex 1為全球首個專為小型商業火箭設計的私人太空港。

日本:日本的太空港發展方向,是與民間新創公司合作為主,並積極發展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技術,如位於北海道的大樹町太空港、位於和歌山的Spaceport Kii。

美台合作的太空港計畫為何?

AIT在官方臉書發文指出,台美的太空合作從過去、現在、未來,都在持續拓展更多可能性,包括可能的太空港合作也正待未來更進一步的評估和討論。若透過亞軌道飛行,台北與休士頓之間的旅行時間可望縮短至2.5小時。休士頓的艾靈頓機場已擁有合法太空港執照,若雙方展開合作,初期可能將以無人貨運任務為主,隨著技術成熟,再考慮載人飛行。

AIT原本在文中提到,「休士頓的艾靈頓機場已擁有合法太空港執照,而臺灣考慮屏東九棚為發射場地,有潛力升級為未來的太空港」,國科會3月已核定滿州九棚成為國家火箭發射場,顯現「九棚基地」未來有潛力升級為具備發射與降落能力的國際太空港。

休士頓太空港?

休士頓太空港(Houston Spaceport)位於德州休士頓的艾靈頓機場(Ellington Airport)旁,2015年取得FAA的商業發射及著陸許可,為美國第一座設於主要城市內、結合商業航空與太空產業的複合型太空港,也是「最接近市中心的商業太空港」,距離休士頓市中心約15分鐘車程。

休士頓太空港支援NASA CLPS月球探索計畫活動、航空航太培訓、下一代太空衣開發測試、極音速太空船開發和引擎測試、太空站製造和組裝、太空/行星研究和教育等等。

對臺灣的影響為何?

  1. 經濟與產業發展:屏東九棚若升級為太空港,預期可吸引國際航太與太空相關公司(如SpaceX、Blue Origin等)進駐,帶動本地航太製造、衛星零組件、商業發射、教育訓練等領域全方位發展;相關產業鏈(如太空關鍵元件、低軌衛星、基地站、後勤維修等)有望創造兆元規模的產值;還能創造就業,參考美國休士頓太空港,10年內帶來近2,000個就業機會與數十億美元投資,臺灣未來效益可期。
  2. 科技升級與人才培育:太空港建設涉及火箭、衛星、資通訊、半導體等關鍵技術,有助於促進本土高科技產業升級;產官學研協力推動太空產業、設立專業學程和實驗場域,強化太空人才培育,加快技術自主發展腳步。
  3. 交通與社會效益:縮短國際航程,未來如亞軌道載人航班技術成熟,台北與休士頓的飛行時間有望從現在的13~16小時縮短至約2.5小時,大幅提升人流與物流效率;屏東九棚等地區可因此獲得科技新創資源與基礎建設升級,活絡偏鄉經濟。
  4. 科技外交:這是台美科技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顯示臺灣在全球太空經濟中的潛力備受重視,可望強化與美國的戰略夥伴地位,提升在國際太空產業鏈的影響力。

但目前台美合作太空港仍面臨挑戰與風險,包括現階段以無人貨運為主,載人亞軌道飛行普及尚需15~30年,技術與成本門檻高。

國科會則表示,台美的太空合作從過去到現在、未來,都在持續進行,對於拓展更多可能性,我方樂觀其成,不過太空運輸的具體計畫及方案,有待未來更進一步的評估和討論。

Loading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