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我今年做的事情,我才發現,能夠成功轉職為工程師的原因,原來不是偶然,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一直在忙碌
各行各業幾乎都需要IT人才,從食、衣、住、行、育、樂,民生到商業幾乎通通都需要與資訊、軟體綁在一起,
為了培育科技世代人才,讓 AI教育向下扎根,教育部資科司與國教署指導辦理的「2022人工智慧教育高中
曾經有個大神跟我分享這段話:「自媒體就像是一個不需要休息的業務員,他能 24 小時幫作者宣傳他的知識
我的本職是前端的軟體工程師,主寫 iOS 涉略一點 React.js,對後端有概念但沒太多實作經驗,
說起來一路從什麼都不懂的iOS菜鳥到現在,自己不是什麼都懂的大師,但也勉強算是熟練的工程師。 今天就
AI產業急速發展,各國人才需求孔急,要怎麼樣在台灣培育更多優秀人才,且留在本地發展,是目前最重要的課
受到疫情影響的2022 AWS台灣雲端高峰會(AWS Summit Taiwan),即將在8月10日
創校57年的致理科技大學,長年培養卓越商務人才,創新教學內容及方法,與時俱進不斷改變。致理科技大學校
台灣這幾年對人才的想像似乎圍繞著這幾個詞彙: 跨領域人才、T型人才、協槓青年。隨著這個風潮,最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