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巨頭為何不懼AI泡沫?一文看懂背後邏輯與超大規模優勢
記者彭夢竺/編譯
在近期交易中,科技股因市場對「七巨頭」(Mag 7)在標普500指數中權重過高,以及對AI估值泡沫化的擔憂而出現波動。儘管如此,股價仍接近歷史高點。更值得注意的是,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竟揭露了對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持股,這是一家他多年前曾表示錯失了投資機會的公司。
管理著數百億美元的兩大投資巨頭1180億美元的泛大西洋投資(General Atlantic)和710億美元的Coatue Management在上週的Delivering Alpha大會上,解釋了他們對科技股為何不感到擔憂。

巨頭看好AI:泡沫擔憂是誤解
全球頂尖的投資者通常更關注私募市場,但隨著人工智慧浪潮預計將重塑經濟數十年,他們無法忽視最大的公開交易科技股的動向。面對市場上關於所謂「七巨頭」過度集中,以及AI泡沫的相關恐懼,2位管理著數百億美元資產的基金經理人表示,他們對美國科技業的現狀和AI領域的巨額投資保持樂觀。
超大規模優勢:與網路泡沫的根本區別
Coatue Management創辦人兼投資組合經理Philippe Laffont(據SEC文件,該基金管理約700$億美元資產)指出,現在與網路泡沫時期有一個重要的區別,他稱之為「超大規模優勢」(hyper-scaler advantage)。
這個優勢指的是包括Alphabet、微軟(Microsoft)和亞馬遜(Amazon)在內的公司,有能力投入華爾街估計明年可能達到5000億美元的AI押注。泛大西洋投資的董事長兼執行長Bill Ford(其公司管理1180$億美元資產)也表示,市場目前討論的巨額資金正是支持最大型公開科技股信心的理由,而非質疑。「推動AI變革的是大型上市公司和現有巨頭,他們擁有優勢,」他強調。
充沛現金流與低負債:健康的投資生態
Laffont將現在與2000年的情況進行比較,認為故事截然不同。他回憶道,在網路泡沫時期,「所有的資本都由首次公開發行(IPO)和商業模式可疑的新公司推動。」而今天,他表示,最大的公開交易科技公司正朝著每年產生近1兆美元的自由現金流邁進,而且幾乎沒有顯著債務。Laffont總結:「這是有正規董事會和資本回報率要求的公司所進行的投資,所以我認為這個系統相當健康,系統中的隱含槓桿很小。我保持警惕,但如果你問我,『我擔心嗎?』我還沒有。」
Ford也補充說:「『七巨頭』估值上漲最驚人之處在於後續的盈利表現。這不是股價/盈利比(P/E ratio)翻了兩三倍。盈利就在那裡。」
算力價格下降推動的無限彈性
儘管市場上也有擔憂,例如Oracle的資產負債表和債務負擔作為AI投資的融資來源,但投資巨頭們仍保持樂觀。對於未來算力成本可能下降,Laffont則以「就像引擎的汽油」來比喻。
他提到,即使算力代幣(token)的價格大幅下降,他所說的「利用低價代幣所能做的事情的彈性幾乎是無限的」。Laffont預測:「這麼多事情可以完成,不僅是智慧和軟體,還包括汽車、機器人和機器。我相當樂觀地認為,在十年以上的長時期內,即使代幣價格有所下降,總體P乘以Q(價格乘以數量/總收入)仍將強勁增長。」
資料來源:CNB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