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手機也會被追蹤!義大利新技術「用Wi-Fi辨識身分」 準確率達95%
記者李琦瑋/編譯
義大利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一項突破性研究,成功利用Wi-Fi訊號穿透人體時所產生的變化,建立出一種新型「人體生物特徵辨識碼」,即使人在不同場所、未攜帶手機,也能被重新辨識,具高度潛在追蹤能力。該技術被命名為「WhoFi」,標榜以Wi-Fi訊號取代鏡頭進行監控。

延伸閱讀:居家Wi-Fi安全解決方案 市場需求增加
義大利研究指出,當Wi-Fi訊號在空間中傳播時,會受到人類身體形狀、體質等物理特徵干擾,進而產生獨特的訊號變化。這些變化可透過「通道狀態資訊(CSI)」技術量化,進一步輸入深度神經網路處理,建立每個人獨一無二的「Wi-Fi指紋」。
透過NTU-Fi公開資料集測試,WhoFi系統準確辨識率高達95.5%,大幅超越2020年推出、準確率僅75% 的前代技術EyeFi。
不同於影像監控,Wi-Fi技術不受光線限制、可穿牆,且不需人員正面拍攝或攜帶裝置。研究團隊指出,這類訊號式辨識技術在保障個資方面具有潛力,未來或能應用於安防、照護、甚至無感身份驗證等領域。
不過,這項技術也引發資安與隱私疑慮。雖然研究強調此技術為「再辨識(Re-ID)」而非直接得知身分,卻仍可能被應用於持續追蹤特定對象。若無法有效規範使用方式,可能帶來類似監視器般的濫用風險。
Wi-Fi Sensing(Wi-Fi感測)應用逐漸成為趨勢,從跌倒偵測、手勢辨識、看穿牆面,到如今的人體再辨識,Wi-Fi 已不再只是資料傳輸工具,而正成為下一波智慧環境中的感測主角。
資料來源:The Register
瀏覽 29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