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GitHub服務大當機3.5小時 數百萬開發者工作受阻
記者孫敬/編譯
開源程式碼平台GitHub,在台灣時間2025年7月29日上午6點時發生大規模服務中斷,影響了API請求、議題追蹤(Issue tracking)和拉取要求(Pull Request)等核心功能,這次事件凸顯了全球軟體開發不可或缺的雲端協作工具,在面對潛在漏洞時的脆弱性。
延伸閱讀:惡意軟體即服務崛起!Android「零門檻」攻擊行為恐成新常態

全球開發者作業停滯,網路問題疑為主因
根據事件時間線,GitHub工程團隊在接獲報告後便立即展開調查,初步更新指出部分服務性能下降,團隊將「網路問題」列為可能的原因。隨著時間推移至7月29日午夜,情況一度升級,報告顯示服務持續衰退,團隊也努力尋找排除方法。
雖然這次影響顯著但仍屬局部,在高峰期,仍有約4%受影響服務的請求導致錯誤,雖未完全停機但也陸續傳出短暫故障的消息。但即使是部分故障,也引發了廣泛的不滿,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因部署延遲和工作流程中斷的抱怨聲音。北美、歐洲和亞洲等地的開發團隊在高峰時段報告了服務速度變慢,再次凸顯GitHub作為全球科技生態系統骨幹的重要性。例如,使用GitHub進行持續整合和持續部署(CI/CD)的團隊面臨瓶頸,可能導致產品發布和更新的延遲。
緊急搶修3.5小時恢復,強調分散工具或備份以應對潛在風險
台灣時間29日上午8點51分,GitHub團隊陸續推出更新,並強調只有一小部分流量受到影響。在9點52分修復程式部署完成,監控顯示所有受影響區域正在恢復。議題追蹤和拉取要求功能分別在10點03分和10點05分恢復正常。最終在10點06分宣告完全解決,GitHub承諾很快就會發布詳細的事件分析報告。
微軟(Microsoft)自2018年以來,容納超過1億個程式碼儲存庫,更支援Google和NASA等企業的程式碼開發,這次持續約三個半小時的中斷,影響了全球用戶,但在許多時區的主要工作時間開始前便已解決。
GitHub目前尚未發布根本原因分析,但事件報告指出,網路問題是核心因素,用戶可透過各地區的狀態頁面(如 eu.githubstatus.com、au.githubstatus.com、us.githubstatus.com)取得即時更新,截至發稿前GitHub未再傳出其他事件,平台已恢復正常運作。
資料來源:Cyber Security News
瀏覽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