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固態電池電動車有望成真 最快2027年問世

記者黃仁杰/編譯

日本車廠豐田汽車(Toyota)近日在東京車展上再度確認,首款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電動車將於未來兩至三年內推出,目標時程維持不變。該技術若成功量產,將成為電動車續航與充電效率的大幅突破。

螢幕擷取畫面 2025 11 03 161002
日本車廠豐田汽車(Toyota)近日在東京車展上再度確認,首款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電動車將於未來兩至三年內推出,目標時程維持不變。(圖/豐田提供)

固態電池研發十年有成

豐田自2010年代起即投入固態電池研發,原定於2020年推出,但上市時程數度延後至2026年。儘管距離商轉仍有幾年,豐田仍堅稱計畫如期推進。豐田碳中和先進工程開發中心社長桂木惠司(Keiji Kaita)在會中表示,公司「正按既定時程推進」,首款固態電池電動車預計於2028年前問世。

桂木指出,全固態電池具備「高功率、體積小、續航長」等特性,可望將續航里程提升近三倍、充電時間縮短一半,並在降低碳排與延長電池壽命方面具潛在優勢。不過,他未透露首發車款是否為豐田或 Lexus 品牌。

續航1,200公里、10分鐘快充

豐田日前展示的固態電池原型組可提供最高約 1,200 公里續航(約 745 英里),並可在 10 分鐘內完成快速充電。豐田技術長中島浩基(Hiroki Nakajima)指出,固態電池理論上可裝入現有 EV 平台,但更適合專屬電動車架構。未來高性能車款的電池厚度可降至 100 毫米,以兼顧空間與空氣力學。

與日本企業合作建構供應鏈

為落實量產,豐田已與住友金屬礦山(Sumitomo Metal Mining)及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等日本企業合作,建置全固態電池的本土供應鏈。出光興產計畫於 2027 年啟動生產,屆時將每年生產 1,000 公噸硫化鋰材料。整體計畫為日本政府推動「電池國產化、降低對中韓依賴」戰略的一環。

豐田與多家日企正共同投資約 1 兆日圓(約 70 億美元)於日本境內建設電池產能,目標打造高續航、高效率的次世代電動車。

全球競爭加劇 豐田須加快腳步

儘管豐田多次延後時程,全球車廠已陸續投入固態電池測試。Mercedes 今年初宣布,已讓搭載鋰金屬固態電池的車輛上路,並於 9 月完成續航近 1,200 公里的實測;Nissan 也成功開發出符合量產指標的原型電芯。

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CATL)與比亞迪(BYD)則計畫在 2027 年推出固態電池技術,並於 2030 年進入量產階段。上汽集團旗下 MG 甚至已在 8 月宣稱推出全球首款量產「半固態電池」電動車 MG4。

面對競爭加劇,外媒評論指出,若豐田希望成為率先商轉固態電池技術的車廠之一,必須「加快腳步,讓承諾成真」。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