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桌上型「機器人工廠盒子」 MicroFactory 用AI學習取代人力
記者黃仁杰/編譯
在許多機器人公司專注於開發人形機器人或全自動工廠的同時,位於舊金山的新創 MicroFactory 選擇了另一條道路:用小型桌上型設備重新定義製造模式。這款大約與西伯利亞雪橇犬籠子差不多大小的「工廠盒子」,內建兩隻機械手臂,能透過人類示範與AI學習完成製程。

拋開人形設計 以簡化為核心
MicroFactory 聯合創辦人暨執行長 Igor Kulakov 表示,他們選擇不模仿人形,而是從零設計一款仍具通用性卻更簡單的機器人系統。該設備採透明封閉式設計,讓使用者能直接觀察製造過程,適合應用於電路板組裝、焊接與線材布線等精密工作。操作者甚至能直接手把手帶領機械臂做出複雜動作,讓AI快速理解製程需求,Kulakov 認為這比傳統AI編程更高效。
創業靈感來自製造困境
Kulakov 與共同創辦人 Viktor Petrenko 先前經營照明設備製造公司 bitLighter,當時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訓練新員工正確完成工序。隨著AI技術的進步,兩人看見自動化的可能性,於是在2024年創辦 MicroFactory,並在短短五個月內完成原型。目前公司已接獲數百份預購訂單,應用範圍從電子產品組裝到法國蝸牛加工(供應法式蝸牛料理)都有。
完成募資 擴產在即
MicroFactory 近期完成 150萬美元 pre-seed 融資,投資人包括 AI 公司 Hugging Face 高層以及創投人 Naval Ravikant,公司估值來到 3,000萬美元。Kulakov 表示,資金將用於將原型轉化為商用產品,預計兩個月內開始出貨,同時招募新人才並持續優化AI模型。他設定的目標是每年產能成長十倍,首年計畫生產1,000台機器人,每天約可完成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