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太空火箭新概念曝光:轉動液態鈾 可加速前往火星、外太陽系

記者林育如/編譯

未來的太空任務有望透過核能火箭,快速前往火星、小行星甚至外太陽系。科學家最近提出一種新設計——離心核熱火箭(Centrifugal Nuclear Thermal Rocket, CNTR),利用液態鈾裂變加熱推進劑,讓火箭推力效率大幅提升。

2 17
科學家研發核能火箭,期望實現人類前往火星的夢想。(圖/AI生成)

CNTR的亮點在於其比衝(specific impulse)表現,這個數值用來衡量火箭產生推力的效率。理論上,CNTR火箭能將比衝提升至50年代核熱火箭設計的兩倍,甚至是化學火箭的四倍。雖然目前沒有任何核動力火箭曾經真正飛行,但全球各大太空機構對核推進的興趣正逐年增加。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 Dean Wang 表示:「在太空停留越久,健康風險越高。如果能縮短旅程時間,對宇航員將非常有益。」傳統核熱火箭使用固態鈾燃料裂變加熱液態氫推進劑,再從噴嘴高速噴出產生推力。而CNTR則使用液態鈾,安置於旋轉圓筒中(因此稱「離心」),最大化裂變反應,提升引擎效率。

CNTR若實現,將讓太空船消耗更少燃料卻能走得更遠。以火星為例,過去需2.5至3年的往返旅程,CNTR理論上可縮短至420天。前往月球或外太陽系任務也能更快完成,並可沿更高速軌道飛行,化學火箭無法輕易達成。

更棒的是,CNTR不必僅限於氫作為推進劑,還能使用其他材料,甚至可在途中從小行星、彗星或柯伊伯帶天體提取,支援遠距離探索任務。

雖然目前CNTR仍停留在概念設計階段,Wang團隊目標是五年內達到設計準備度。若成功,中期世紀以後的太空任務將能更快、更安全地穿梭太陽系,而不用承受化學火箭的爆炸風險。

延伸閱讀:
「太空版諾亞方舟」返鄉!Bion-M 2號帶小鼠蒼蠅回地球
NASA阿提米絲2號最早2026年2月升空 4名太空人將繞月一圈「先試水溫」
太空萵苣營養大縮水!太空人恐面臨骨質流失與腸道滲漏危機

核能在太空的應用早有先例,例如火星探測車「好奇號」與「毅力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RTG)供電。早期核動力火箭設計如50年代的 Project Orion 或70年代英國的 Project Daedalus,都構想過利用核爆炸或核融合驅動航天器,但因技術與安全限制未能實現。相比之下,CNTR雖不及那些超前計畫雄心勃勃,但有望成為太空探索的實際突破口。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2025年9月的期刊《Acta Astronautica》,為人類核動力太空飛行揭開新篇章。

資料來源:Space.comSmithsonian Magazine、ScienceTimes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