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爆科學!經典重力也可能讓物質「量子糾纏」?

記者林育如/編譯

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的物理學家 Joseph Aziz 和 Richard Howl 提出一個大膽理論:即便重力是傳統經典形式,它仍可能讓量子物質產生「類似量子糾纏」(quasi-entanglement)的現象。這一發現挑戰了科學界對量子重力的既定想像,或許將改寫我們對重力與量子世界的理解。

2 6
圖示展示了時空在巨大物體(此處指地球)存在下如何彎曲。(圖/取自NASA)

長久以來,物理學家一直在尋找統一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方法。量子力學描述微觀世界,廣義相對論則掌握宏觀宇宙和重力,但這兩套理論至今仍互相矛盾。Aziz 與 Howl 的研究指出,即使重力不是量子化的,它也可能與量子物質互動,進而產生類似糾纏的效應。

這個想法源自物理大師理查德·費曼在1957年的經典思想實驗:將一個物體(例如蘋果)置於量子疊加狀態,即同時存在於兩個位置,觀察其重力場是否也進入量子疊加。傳統認為,只有當重力本身是量子化時,才能出現物質間的糾纏。然而,Aziz 和 Howl 發現,即便重力是經典的,它也可以透過「虛擬粒子」與量子場互動,使物質出現類似糾纏的效應,但強度遠低於真正的量子重力。

這意味著,未來的實驗可能會觀察到物質間的量子相關性,即便重力未量子化。舉例來說,兩個自旋互相糾纏的粒子,如果測量其中一個,另一個自旋狀態立即可知;在經典重力下,這種關聯性會大幅下降,需要重複大量實驗才能看到效果。

延伸閱讀:
太空黑科技!ETH Zurich 3D 列印人類肌肉 未來或可「印出器官」
太空餐新趨勢?歐洲科學家計畫「尿液變食物」
寶可夢卡牌完成「終極宇宙之旅」 一張卡片被送上外太空

Howl 強調,他們的研究並不否定量子重力的存在,也不意味量子重力無法區分。這項研究只是提醒科學界,經典重力可能比想像中更複雜,甚至在微觀世界中發揮微妙作用。雖然要在實驗中驗證這一理論仍極具挑戰,需要消除 decoherence 等干擾,但未來幾十年,費曼的思想實驗或許真的能上實驗台,揭開量子重力的神秘面紗。

Aziz 和 Howl 的論文於10月22日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立刻引起物理界熱烈討論,也讓人期待量子世界與重力之間的秘密,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加驚人。

資料來源:Space.com、NASA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