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揭示33億年前生命化學痕跡 光合作用比想像早出現

記者林育如/編譯

地球生命史又被徹底刷新!一項國際研究團隊揭露,超過 33 億年前的古老岩石中藏有全新生命化學證據,顯示氧氣型光合作用的出現時間可能比原先認為的 早了近十億年。研究由卡內基科學機構領導,成果刊登於《PNAS》。

2 11
AI讀出地球最古老生命線索!新研究發現33億年前生物化學證據,光合作用出現時間再提前近10億年。(圖/AI生成)

地球生命史又被徹底刷新!一項國際研究團隊揭露,超過 33 億年前的古老岩石中藏有全新生命化學證據,顯示氧氣型光合作用的出現時間可能比原先認為的 早了近十億年。研究由卡內基科學機構領導,成果刊登於《PNAS》。

團隊採用「尖端化學分析+人工智慧」的組合,把古岩石中的有機與無機碎片拆解成微小分子,再訓練 AI 辨識源自生命的化學指紋。這些痕跡微弱到肉眼完全看不見,但 AI 卻能從雜亂訊號中聽見生命曾留下的「化學耳語」。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地球科學家 Katie Maloney 也參與研究,並提供保存極佳的 10 億年前海藻化石樣本,這些化石代表地球最早的多細胞生物之一。她表示,將化學分析與機器學習結合,讓科學家在古老岩石中看到過去完全無法辨識的生命線索。

延伸閱讀:
重大突破!德國研究:太陽系速度竟比預期快三倍 引發宇宙模型震撼
Blue Origin打造火星任務新篇章 五大亮點揭曉
月球塵埃大作亂!黏附、帶電與混亂挑戰登月基地
火箭碎片砸進自家後院!波蘭案例揭商業太空法律漏洞

古老生命的分子痕跡長期被擠壓、加熱與破碎,原本以為幾乎全被抹除。但新研究顯示,分子碎片的分布模式仍保留高度可辨識的生命訊號,AI 更能以 90% 以上準確度區分生物與非生物來源。團隊分析超過 400 個樣本後,甚至在至少 25 億年前的岩石中偵測到光合作用的化學特徵。

這代表科學家能追溯生命化學證據的時間上限,從原本的約 17 億年前,一口氣推進到 超過 33 億年前,幾乎翻倍擴大研究窗口。

研究共同作者 Robert Hazen 說:「古老生命不只留下化石,還留下化學迴響。現在 AI 終於能幫我們解讀。」這項方法不僅能重建地球早期生命史,也可能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工具,未來火星或其他星體帶回的樣本,也能用同樣方式檢測。

團隊採用「尖端化學分析+人工智慧」的組合,把古岩石中的有機與無機碎片拆解成微小分子,再訓練 AI 辨識源自生命的化學指紋。這些痕跡微弱到肉眼完全看不見,但 AI 卻能從雜亂訊號中聽見生命曾留下的「化學耳語」。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地球科學家 Katie Maloney 也參與研究,並提供保存極佳的 10 億年前海藻化石樣本,這些化石代表地球最早的多細胞生物之一。她表示,將化學分析與機器學習結合,讓科學家在古老岩石中看到過去完全無法辨識的生命線索。

古老生命的分子痕跡長期被擠壓、加熱與破碎,原本以為幾乎全被抹除。但新研究顯示,分子碎片的分布模式仍保留高度可辨識的生命訊號,AI 更能以 90% 以上準確度區分生物與非生物來源。團隊分析超過 400 個樣本後,甚至在至少 25 億年前的岩石中偵測到光合作用的化學特徵。

這代表科學家能追溯生命化學證據的時間上限,從原本的約 17 億年前,一口氣推進到 超過 33 億年前,幾乎翻倍擴大研究窗口。

研究共同作者 Robert Hazen 說:「古老生命不只留下化石,還留下化學迴響。現在 AI 終於能幫我們解讀。」這項方法不僅能重建地球早期生命史,也可能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工具,未來火星或其他星體帶回的樣本,也能用同樣方式檢測。

資料來源:Phys.orgEurekAlert、SciTechDaily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