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足球、做家事樣樣行!世界人形機器人大賽北京落幕
歷時3日,「世界人形機器人大賽」今(18)日於北京落幕,這場賽事吸引來自 16 個國家與地區、超過 280 支隊伍與 500 餘台人形機器人參賽。從足球場上的「機器人射門」到工業應用的「藥品分揀挑戰」,賽場宛如一場未來世界的縮影,展現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逼近日常生活。

北京人型機器人大賽 280支隊伍同場競技
北京舉辦的「世界人形機器人大賽」吸引了來自全球 16 個國家與地區的 280 支隊伍參賽,共計超過 500 台人形機器人同場較勁。比賽項目橫跨足球、田徑、桌球等傳統運動,同時也加入了「機器人專屬挑戰」如藥品分揀、物品投遞與清潔任務,全面檢驗參賽機器人的智能控制、平衡感、協調力與靈活度。
現場觀眾不僅看見「機器人射門得分」的熱血時刻,也常見機器人跌倒後笨拙起身的場景,引來掌聲與笑聲。這些「失敗」畫面,恰恰突顯了技術進步的難能可貴,因為不少參賽機體已具備自主「跌倒檢測」與「自我恢復」能力,顯示人形機器人正逐漸邁向更貼近人類動作的進化階段。
不只是秀技術肌肉 賽場更是產業實驗場
賽事主辦單位指出,本屆競賽不僅僅是娛樂活動,更是提供研究機構與企業收集「真實環境數據」的重要平台。透過比賽環境中的複雜情境,開發者能檢驗感測器、人工智慧決策模型與協作演算法的效能,這些成果日後將直接反哺到工廠自動化、智慧物流與服務型機器人的應用。
參與賽事的團隊除了大學研究單位,也有新創企業與國際知名公司加入,例如來自德國的 RoboCup 團隊就展示了能夠進行「即時決策」的足球機器人,而中國本土隊伍則在多機協作、隊形保持上表現亮眼,突顯不同研發方向的差異化優勢。
年投入200億美金 北京賽事折射中國機器人野心
北京承辦此次「世界人形機器人大賽」,也被視為中國展現 AI 與機器人領域雄心的舞台。過去一年,中國政府已投入超過 200 億美元支持相關產業,並規劃成立高達人民幣 1 兆元的基金扶植 AI 機器人新創。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藉由賽事展示軟硬體整合能力,試圖鞏固自身在「AI + 製造」領域的戰略優勢。未來若能進一步將這些技術落地於製造業與公共服務場景,中國或將成為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