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看?蘋果回應iPhone 17系列機身刮痕門爭議:正常磨損
記者孟圓琦/編譯
自本月初蘋果發表最新款 iPhone 17 系列與 iPhone Air 後,社群媒體及科技論壇上湧現大量用戶抱怨,指稱新機鋁製機身的塗層,極易在正常使用下產生刮痕,而這個現象被媒體與消費者戲稱為「刮痕門」(Scratchgate)。針對這波輿論風暴,蘋果公司已試圖做出澄清,並強調部分刮痕實為「材質轉移」現象,並非產品本身受損。

MagSafe展示架成爭議焦點
根據知名外媒《9to5Mac》報導顯示,蘋果對零售店內的展示機刮痕提出解釋。公司指出,圍繞MagSafe區域的「瑕疵」並非iPhone機身被刮傷,而是展示架的材質附著在手機表面,只需「簡單擦拭」即可去除。蘋果進一步表示,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 iPhone 17 系列上,其他型號的展示機也曾出現類似問題。為此,公司計劃更換磨損的展示架,以解決此類投訴。
延伸閱讀:
iPhone 17 Pro與iPhone Air抗彎能力卓越 摔落測試卻原地「陣亡」
蘋果新機續航大突破!iPhone 17 Pro Max電池續航實測超越三星旗艦機
蘋果留一手?AirPods Pro 3「這項」新功能限iPhone 17、iPhone Air才能用

相機「高地」問題與「剝落」現象
除了機身刮痕,新機的相機模組邊緣,也就是俗稱的「高地」(plateau),其耐用性也受到質疑。知名 YouTuber JerryRigEverything 的耐久性測試影片顯示,相機邊緣極易被硬幣等日常物品刮傷。
iFixit 在拆解 iPhone 17 Pro 後也深入探討了此問題,並引述專家觀點,指出這可能與「剝落」(spalling)現象有關。分析認為,由於蘋果將陽極氧化層疊加在另一層陽極氧化層之上,而非直接覆蓋在鋁製主體上,導致外層更容易脫落。
對此,蘋果公司則聲稱,相機模組邊緣的陽極氧化鋁與其他產品的設計類似,已通過嚴格的內部測試。公司將此類刮痕歸咎於正常的使用磨損,並強調其耐用度足以應對日常使用。
用戶保護措施與磨損不可避免性
儘管部分網路影片的測試手法過於極端,無法代表典型用戶行為,但iPhone 17系列在展示機與日常使用中展現的易損性已引起消費者擔憂。有專家表示,蘋果的解釋——「展示機刮痕」實為「材質轉移」——在邏輯上說得通,然而,考量到展示機每日經手眾多使用者,日常磨損效應被放大也是事實。
儘管如此,專家仍提醒消費者,對於任何高度使用的電子設備,隨著時間推移,表面磨損幾乎無法完全避免。消費者可透過使用保護殼與螢幕保護貼等方式,盡可能地延長設備外觀的良好狀態。
資料來源:apple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