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社團「匿名制」上線!同步提升隱私與社群參與度

記者孟圓琦/台北報導

科技巨擘Meta旗下Facebook近期宣布,為 Facebook 社團(Facebook Groups)新增了「暱稱」(Nicknames)功能,此舉明顯是為了提升用戶隱私,並借鏡Reddit等網路論壇的成功模式,允許成員在社團內以自訂的用戶名發文、評論及互動。

ChatGPT Image 2025年11月25日 上午10 58 31
Facebook 群組新增了暱稱功能!這項功能允許用戶使用自訂用戶名而非真實姓名發帖,為匿名發文提供了一種替代方案。(圖/AI生成)

核心變革:平衡隱私與個人參與

長期以來,Facebook 奉行嚴格的「實名制」政策,要求用戶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姓名。然而,隨著 Facebook 社團將用戶的互動圈擴展至陌生人社群,對隱私保護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這項「暱稱」功能為用戶提供了介於「實名制」和「完全匿名發文」之間的新選擇。透過暱稱,用戶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隱私,同時在群組內建立可識別的個人形象和發文紀錄,不像完全匿名發文般,無法讓其他成員認識其個性和發文風格。Meta表示,暱稱能讓用戶在需要隱私的群組中,更個人化地參與討論,同時仍可建立長期的、可追蹤的群組內存在感。

延伸閱讀:
Meta欲跨足電力交易市場 確保AI數據中心能源供應
跟進YouTube!Meta推短片內容保護機制 助原創者抗盜版

功能細節與權限設定

一旦用戶在特定社團設定暱稱後,其在該群組的發文、評論和回應都將顯示此暱稱,而非其主要的 Facebook 真實姓名和頭像。

  • 資訊隱藏:

    其他成員將無法看到用戶的主個人檔案和真實照片

  • 管理權限:

    群組管理員、版主及 Facebook 系統本身仍能掌握用戶的真實身份資訊

  • 互動追蹤:

    其他成員可以看到用戶在該暱稱下的完整發文紀錄,以及最近七天內的評論和回應

Facebook 將向用戶提供暱稱建議,但用戶可自行選擇和修改。所選暱稱必須符合 Facebook 的《社群守則》,且不能與該群組內的現有成員暱稱重複。系統也會建議頭像和彩色背景,用戶可從中選擇。

使用限制與管理規範

用戶在創建貼文時,可在「匿名發文」選項旁找到「自訂暱稱」的選項。該功能可隨時關閉,讓用戶切換回使用真實姓名。

  • 修改限制:

    用戶更換暱稱的頻率限制為每兩天一次

  • 紀錄承接:

    更改暱稱後,新暱稱將會自動應用於用戶過去在該群組的所有貼文、評論和回應中,無法藉此切割過去紀錄。如果用戶在不同社團使用不同暱稱,名稱變更只會影響與該特定暱稱綁定的群組紀錄

  • 功能限制:

    使用暱稱的用戶將無法使用部分功能,包括 Live Video 直播、內容分享以及私訊功能

  • 阻擋功能:

    用戶可以透過暱稱來封鎖其他用戶

此功能已在全球範圍內推出,但需要由群組管理員在個別社團中手動開啟才能啟用。

資料來源:techcrunch臉書說明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