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實施進口產品國安調查 經濟部:積極爭取平等、有力條件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為了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21日正式核定「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其中,經濟部共投入410億元,提供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開拓多元市場等3大面向共4項支持措施,協助美國加徵關稅受影響業者,包括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協助企業研發轉型及爭取海外訂單。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3)日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針對「美國實施進口產品國安調查對我國產業影響及因應之道」進行報告。根據經濟部的報告,以美國目前宣布已完成、進行中的國安調查產品,包含鋼鋁、汽車、半導體、藥品、關鍵礦物等,其2024年台灣對美國出口金額約868億美元,約占台灣對美國總出口1,114億美元的78%。
延伸閱讀:減緩美國關稅政策衝擊 經濟部祭出4大措施、總經費410億元
經濟部表示,2018年川普總統第一任期時就已對鋼鋁進行國安調查,並對全球鋼鐵加徵25%、鋁加徵10%的關稅。同年,美國也針對汽車啟動國安調查,調查範圍涵蓋乘用車及主要零組件,但遲至2025年3月26日,川普第二任期起才陸續公布行政命令,宣布對全球汽車及汽車零組件加徵25%的關稅。
美國商務部於3月10日宣布啟動調查銅、木材及其衍生品,另於4月1日針對半導體及藥品啟動調查,4月15日再宣布對加工關鍵礦產及其下游產品進行國安調查,並於4月16日發布聯邦公告,將針對半導體及藥品調查進行21天的公眾意見徵詢。半導體範圍涵蓋半導體、製造半導體的設備、半導體下游相關電子產品;藥品則涵蓋成藥、原料藥、製劑等相關產品。
根據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外媒專訪表示,半導體及藥品可能在1至2個月內即會開始課稅。對此,經濟部指出,政府將持續透過台美談判小組積極向美方協商爭取對台灣平等、具有競爭力的關稅條件,也會持續透過公協會發動廠商提供評論意見,同時訴求台美雙方互爲策略夥伴,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關稅可能轉嫁由美國客戶及消費者吸收。
此外,經濟部強調,為了協助產業提升長期競爭力,將協助企業培訓產業AI應用人才,透過法人量能以實地訓練強化AI應用能力,並到企業實習累積實戰經驗同時培育數位與AI應用人才,協助產業升級轉型。
瀏覽 71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