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AI革命:從Computex看見AI代理的前哨|專家論點【朱楚文】
作者:朱楚文(IC之音竹科廣播《科技領航家》主持人)
參加Computex十幾年,今年無疑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首先是現場的盛況,人潮不只是熱絡,更有一種「全球科技齊聚」的實感,不僅國內科技圈全面動員,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也大幅增加,尤其出現不少印度人身影,以及來自各國的媒體、自媒體工作者,媒體中心爆滿,不少記者直接席地而坐、邊剪片邊上傳,讓我深刻感受到科技新聞的戰場溫度。

今年的主題是 AI Next,聚焦於AI的下一階段: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落地應用的全面爆發。從智慧工廠的機器手臂,到居家生活的智能管家,AI不再只是概念,而是走進你我生活的日常。最受矚目的消息之一,是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宣布將在北士科設立NVIDIA亞洲總部。這項決策不僅是地理上的戰略布局,更是對臺灣在全球AI與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地位給予極高肯定。
黃仁勳同時也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數位孿生(Digital Twin)與AI Agent間的協同溝通。簡單來說,數位孿生是指在虛擬世界中,建構一個與現實對應的數位模型,使得機器、系統甚至整座工廠都能在虛擬環境中模擬、測試與優化。而當這些系統搭配AI Agent後,未來機器不僅能感知和回應,還能彼此溝通、協作,自主完成決策與調度,真正讓AI從被動工具變成「主動參與者」。臺灣廠商也展現積極布局,例如睽違十多年重返Computex的研華,就以其工業電腦優勢,強調「硬帶軟」的策略。他們希望透過工業級的穩定平台與AI技術結合,推動智慧製造場域的全面升級,打造完整AI生態系。
我也訪談了前Google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他指出,臺灣若要在AI浪潮中擁有長期競爭力,應回歸自身優勢。與其在消費端與矽谷軟體企業正面對決,不如發揮臺灣在硬體、製造、工業應用的強項,透過硬體整合AI,形成「軟硬共舞」的差異化策略。另一個關鍵趨勢是AI Agent的普及化。不同於過去被動提供建議的AI工具,AI Agent將具備自主行動的能力,例如未來當你計畫旅行,只需說出需求,它就能替你比價、預訂航班與住宿,甚至根據偏好自動優化行程安排。不再只是「幫你想」,而是直接「幫你做」。
這樣的進展與DeepSeek的崛起密切相關,透過讓運算成本大幅下降,使AI得以嵌入更多終端與邊緣設備,推動AI Agent的實際落地應用。總結來說,今年的Computex是一場AI實用化、在地化、日常化的轉捩點。從NVIDIA在台設總部,到AI Agent與數位孿生的實踐,再到臺灣企業從硬體出發推動智慧轉型,AI不再是科技圈的專利,而是逐步走進你我生活與工作的未來日常,也標誌著人類已進入全新與AI共舞的新時代!
瀏覽 12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