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發表全球首款「晶片級3D列印機」打造手持式列印新未來

記者孫敬/編譯

3D列印技術與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以有新的突破!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一種新穎的3D列印設計,並將其整合在單一電腦晶片上,正式宣告全球首款「晶片級3D列印機」誕生。這項突破性的技術,讓晶片能夠直接發射光束進入樹脂槽中,進而快速製造出設計物體,未來更將迭代更新,目標實現晶片級全方位立體3D列印。

延伸閱讀:三星泰勒廠遭遇難題 傳未找到客戶訂單且技術節點不符需求

麻省理工學院
MIT推出全新晶片級3D列印機。(圖/MIT臉書)

矽光子技術前景廣闊:AI時代新寵,下一步邁向「體積列印」

這款革新性的印表機不使用任何移動部件,它利用一系列奈米級的天線,將光束導向一個小型樹脂槽中,在短短數秒內,晶片就能完成「列印」,目前已能製造出字母等二維圖案。這款作為核心的晶片,是由研究團隊客製化設計的矽光子晶片。

研究論文的資深作者,Jelena Notaros教授表示:「這套系統完全顛覆了我們對3D列印機的定義。它不再是實驗室工作台上製造物品的大盒子,而是能手持且便於攜帶的設備。這項發展令人興奮,我們期待它能帶來新的應用,並改變3D列印領域的未來。」

Notaros教授的跨領域研究團隊專注於矽光子學和光化學,結合了MIT及外部科學試驗的既有研究成果。該團隊早期在光子晶片製造上的努力,已成功開發出可放置在一枚25美分硬幣上的光子晶片,並使用了與本次專案相同的奈米天線陣列。他們透過傳統製造方法在晶片上製作了一系列160奈米厚的光學天線,並透過改變進入天線陣列的光學訊號速度來導引光線。

矽光子學是晶片製造領域一門新興的學科,其核心在於讓電腦晶片利用光而非電子來傳輸數據。這項新技術已吸引了太平洋兩岸主要公司和晶片製造商的關注,中國和美國都在競相探索這項技術的潛力,例如輝達(Nvidia)已推出商用矽光子網路交換器,實現400 Tb/s的互連速度,而超微(AMD)也正積極收購私人光子技術公司以期追趕。

這個獨特的光子晶片設計,結合了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發明的新型光固化樹脂,這種樹脂在暴露於特定波長的光線時會硬化,兩項技術結合後,便能創造出基本的3D列印形狀和設計。雷射光從晶片外部射入,穿過天線陣列向上進入裝有光敏樹脂的透明玻璃片,天線會將雷射光線,依照程式設定好的圖案,向上導引到樹脂中,就能形成並列印出二維物體。

該專案團隊的下一步,是設計一款全新的客製化晶片,目標是將3D列印能力從目前的二維圖案,提升至立體物件,推出「一個能在樹脂槽中發射可見光全像投影、只需一步即可實現體積3D列印的晶片」。

資料來源:Tom’s HardwareMIT

瀏覽 121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