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火星樣本返回任務面臨挑戰 私企提出30億美元替代方案
記者林育如/編譯
NASA備受矚目的火星樣本返回任務(Mars Sample Return, MSR)因預算超支與取消風險而陷入困境,但一項由私營企業提出、成本更低的新方案,或將為這項計畫帶來轉機。

根據《SPACE》報導,2021年,毅力號(Perseverance)探測車成功登陸火星,開始收集多樣且具科學價值的樣本,為後續的樣本返回任務做準備。然而,獨立審查發現,MSR計畫成本可能膨脹至約110億美元,並在2026年美國政府預算提案中面臨取消風險。
為挽救此計畫,航太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出一項精簡、低成本的替代方案,計畫利用更小型的著陸器、火星升空載具與地球返回系統,將總成本控制在30億美元以下。該公司表示,將以固定價格承包方式執行,並利用現有設計與簡化操作流程,降低風險與監管成本,顯著減少總體支出。
延伸閱讀:
哈伯、韋伯望遠鏡聯手曝光「雙面星團」 揭開恆星誕生秘辛
ChatGPT展現太空船駕駛潛力 人工智慧助力太空探索
宇宙新發現:暗物質或造就暗矮星 挑戰天文學認知
洛克希德·馬丁強調,其方案將借鑒2018年成功登陸火星的InSight著陸器經驗,並延續參與NASA多次機器人樣本返回任務的技術,包括2023年成功將Bennu小行星樣本帶回地球的OSIRIS-REx任務。
公司聲明指出,透過商業產業主導、聚焦核心需求、簡化架構並優先採用經驗證的設計,將有機會以更低成本實現火星樣本返回,為未來人類登陸火星奠定基礎。
除了洛克希德·馬丁,私營太空公司Rocket Lab去年也針對NASA徵求的火星樣本返回方案提出低成本計畫。另一方面,中國也積極推進火星樣本返回任務,計畫於2028年底發射天問三號,有望成為首個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的國家。
目前,美國對火星的探索重心似乎正從機器人任務轉向載人登陸,未來有望藉助SpaceX正在開發的Starship巨型火箭,將宇航員送上火星,並帶回珍貴的火星岩石、塵埃與大氣樣本。
資料來源:SPACE
瀏覽 22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