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大規模裁員9000人 微軟宣布靠AI已經省了5億美金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微軟近期在內部簡報中強調,AI技術已經成為提升公司營運效率的關鍵,光是去年客服中心就因導入AI節省了超過5億美元(約新台幣162億元),然而,這項亮眼的數字卻是在公司剛宣布新一波大規模裁員、今年累計裁掉約1.5萬人後公開,讓不少員工心情複雜。

da6e2v2lphuanjpiwuhb 1
微軟靠AI省下大筆成本、賺進天價利潤,但同時也引發裁員潮和員工不滿。(圖/AI生成)

延伸閱讀:

OpenAI推AI瀏覽器 挑戰瀏覽器霸主Google Chrome

培育AI與電資領導人才 台大攜6企業組「AI電資大聯盟」

南韓遊戲大廠Krafton與Nvidia合作 用AI讓NPC跟人一樣

 

AI帶來的雙面效應在微軟表現得尤為明顯,一方面,AI工具不僅讓銷售、客服到軟體工程等部門生產力大幅提升,甚至連新產品的程式碼有三成五來自AI生成,另一方面,微軟今年已經歷三波裁員,總計約1.5萬人受影響,約佔全球員工7%,最新一輪裁員重災區包括銷售、客服與Xbox遊戲部門。

裁員消息一出,網路上討論聲浪不斷,甚至有Xbox遊戲部門的製作人在LinkedIn發文(後來刪除),建議被裁員的同事可以用ChatGPT、Copilot等AI工具來幫助自己度過失業情緒,這番話也引發不少爭議。

微軟今年第一季營收達701億美元,淨利高達258億美元,市值一度衝上3.74兆美元,超越蘋果、僅次於Nvidia,在公司賺錢創新高的同時卻大舉裁員,也讓外界質疑微軟是否將省下的人力成本全數投入AI發展,而忽略員工權益。

微軟已宣布2025年將投入800億美元發展AI基礎建設,主要用於AI資料中心和相關技術,高層也坦言,未來更願意花大錢搶頂尖AI人才,而不是中階主管或一般員工。

社會觀感方面,有人認為這波裁員是疫情後的「組織瘦身」;也有人擔心AI取代人力的速度遠超過想像,未來工作保障堪憂,當公司賺進天價利潤、AI省錢成效驚人,卻有大量員工失業,這種「AI省錢、員工受害」的現象讓不少人感到心寒。

微軟靠AI省下大筆成本、賺進天價利潤,但同時也引發裁員潮和員工不滿,AI帶來的生產力革命,究竟是企業的福音還是員工的危機?答案恐怕還要時間來驗證。

瀏覽 1,053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