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釋出史上最接近太陽影像 帕克探測器刷新紀錄直擊日冕風暴
記者林育如/編譯
2024年12月24日,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再創歷史,以距離太陽僅約610萬公里(380萬英里)的紀錄,成為人類有史以來飛得最接近太陽的太空船。同時,它也以時速69萬公里(43萬英里)刷新自身最快人造物體的紀錄。NASA近日公布此趟近距離飛行拍攝的影像,展現前所未見的太陽日冕與太陽風動態畫面,為太空氣象研究提供珍貴資料。

根據《SPACE》報導,這些影像由探測器上配備的廣角成像儀WISPR(Wide-Field Imager for Solar Probe)所捕捉,首次清楚呈現太陽外層大氣的細節。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副署長Nicky Fox表示,帕克探測器再次帶領人類親眼目睹太陽的劇烈活動,也讓我們能更準確預測太空氣象,保護地球上的通訊、電力設施以及太空中的人造衛星與太空人安全。
此次影像揭示了太陽磁場轉換方向的關鍵邊界——日球電流片(heliospheric current sheet),也首度以高解析度記錄到多起日冕物質拋射(CME)彼此碰撞的畫面。這些CME是造成太空氣象干擾的主因,對了解影響地球科技設施與太空任務的風險至關重要。
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帕克探測器還辨識出兩種不同類型的緩慢太陽風,其磁場變化特徵各異。其中一種「阿爾芬型」太陽風帶有明顯「之」字形的磁場結構,另一種則較為穩定。研究團隊指出,前者可能來自太陽日冕的暗區(coronal holes),而後者可能源自「頭盔狀流線」(helmet streamers)等結構。
此外,帕克探測器也發現太陽日冕邊界比預期更為崎嶇複雜,這對理解太陽風如何產生並逃脫太陽強大引力提供重要線索。研究團隊透過模擬與實際觀測數據,正試圖釐清太陽風的演化路徑與來源。
延伸閱讀:
地球上最大火星隕石將拍賣!估價上看400萬美元、蘇富比紐約登場
地球創下有史以來最短一天 今年夏天還有兩天將更短
韋伯太空望遠鏡揭開垂死恆星塵埃面紗 揭示宇宙塵埃來源之謎
帕克探測器能夠承受如此極端環境,關鍵在於其熱防護系統(TPS)。該盾牌由碳複合材料構成,可耐高達1650°C的高溫。儘管太陽附近溫度動輒數百萬度,由於日冕粒子稀疏,實際熱能有限,帕克表面實際加熱溫度僅約攝氏1400度,並藉由陶瓷塗層反射陽光降低吸熱量。
帕克太陽探測器的這次壯舉,不僅締造工程奇蹟,也將為太陽物理學揭示更多未知。NASA表示,這些新資料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太陽活動的理解,並為未來太空任務與地球科技防護打下基礎。
資料來源:SPACE
瀏覽 38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