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會聊天:企業導入生成式 AI,更要安全、可控(下)|專家論點【黃婉中】
作者:黃婉中(雲端架構師)
上一篇談到,企業導入生成式 AI,常常卡在協調與治理。
這篇帶你看看 Contoso 怎麼做,從資料準備、提示語設計,到安全控管與效能追蹤,打造一套能實際落地的 AI 解決方案。

Contoso 是怎麼做的?從架構到部署的每一步

他們採用Azure AI Foundry,一個微軟設計給企業使用的 AI 平台。整體做法分成以下幾步:
第一步:準備資料
AI 的第一步是資料。
Contoso把產品、訂單、評論等資料指標化(indexing)後,轉進 Azure AI Search,並建立向量索引(vector index),讓 AI 可以做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RAG)查詢。
這讓 chatbot 在回應時,不是自己幻想,而是可以「讀自己家的資料庫」,引用實際內容回答顧客問題。
第二步:用Prompt Flow打造可控的流程
很多人寫 prompt 都是想到哪問到哪,但企業應用不能靠臨場發揮。Contoso用 Azure 的 Prompt Flow,設計一套提示語流程。
Prompt Flow 是一個拖拉介面,可以指揮 AI 模型與 API,並觀察和改善整個聊天流程的品質與安全性。
以下是如何把「回答流程」拆解成有結構的 prompt:
- 系統訊息:定義這個 chatbot 的角色、語氣、範圍
- 用戶輸入:處理自然語言輸入與參數
- 搜尋流程:透過 vector index 或 API 撈資料
- 回應組合:決定怎麼組合資料與回答語句
這些流程都可以版本控管、回溯、調整。
Prompt Flow 幫他們把聊天機器人從「會回答」走到「答得有流程、有依據、有紀錄」。
第三步:內建內容安全
生成式 AI 的一大風險是「亂講話」。去年就曾發生過航空業的AI客服跟客戶講錯資訊,還賠償客戶機票的案例。
Contoso 在 chatbot 上線前,接上 Azure AI Content Safety 功能,可以即時判斷並過濾以下類型的輸出:
- 仇恨言論、暴力、色情、自我傷害
- 使用者誘導模型違規
- 引用受保護的內容(如受著作權保護的段落)
他們甚至針對不同類型的違規設定了不同的安全閾值,確保AI的回答至少是「沒幫上忙」,而不是「講錯話出事」。
第四步:資料保護與合規
很多企業導入 AI 最後卡關的,不是技術做不出來,而是資安部門不放行。Contoso 一開始就很清楚這點,選擇從設計階段就把合規與權限機制納入。
他們採用了幾個做法:
- 私人端點(Private Endpoint):資料走內部網路、不經公共傳輸,降低外洩風險。
- 資料不離境(Data Residency):資料儲存在指定區域(如澳洲),符合地方法規。
- 角色存取控制(RBAC):分級權限設定,限制誰能看、誰能改、誰能用模型訓練。
- 資料標籤(Data Labeling):方便審查追蹤資料來源與使用場景,避免濫用。
Contoso 把 AI 當成「企業內部應用系統」來設計與治理,讓資訊部門與法遵團隊都能放心。
第五步:部署前先設計好評估工具
最後一哩路是上線部署,但企業 AI 專案的另一個黑洞是:「我們怎麼知道chatbot表現好不好?」
Contoso 使用 Azure AI Foundry 內建的工具,做到以下幾點:
-
- Tracing:所有的 prompt、系統訊息、資料來源、模型回應,都會記錄並可追溯
- Evaluators:系統自動評估回應的 groundedness(有根據嗎)、coherence(有邏輯嗎)、relevance(有關聯嗎),或是否回答得太慢、容易誤導人等。
- A/B 測試
這些觀測機制不是上線後補的,而是從開發時就一起設計進來。讓技術主管、法遵、客服三方都能安心。
企業需要的,是「可控」的 AI
導入 AI,真正的難處不在技術,而在「協調」:要讓 AI 能在顧客服務中發揮作用,同時符合企業的治理、資安與成本需求。
Contoso 最後打造的,不只是會背資料的客服,而是一個可控的智慧助理。它能引用內部資料、管住嘴巴、追蹤成本,甚至還能幫工程師 debug。
模型厲害不稀奇,企業場景更重視「怎麼確保內容安全」、「怎麼整合」、「怎麼監控」,整個過程需要完整的的設計與測試。
結語:導入生成式AI的企業考量
如果你在企業中正評估導入生成式 AI,不妨從以下3件事開始想:
- 你希望 AI 幫上什麼忙?客服、銷售、內部知識管理,還是別的?(場景)
- 你的資料在哪裡?需要怎麼轉成 AI 能用的形式?(向量化 與 RAG)
- 你有沒有能力控管它講了什麼、做了什麼?(Observability 與 Content Safety)
企業場景不是接上生成式AI模型就搞定。AI 工具天天在進步,但企業的挑戰不會變:怎麼讓技術上線、風險可控、成效可見?
不用從零開始,也不必砍掉重練。像 Contoso 一樣從資料與治理思維出發,逐步建立可控流程,就是企業導入 AI 的穩健路徑。
延伸閱讀
如果你對今天講的生成式AI感到有趣,或者希望能更熟悉這些實戰應用,那你可能會對這篇文章有興趣:我如何轉職成為雲端解決方案架構師 Cloud Solution Archi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