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揭露川普政府入股風險 協議恐衝擊國際銷售引發多重風險

記者孫敬/編譯

在美國川普政府宣布將持有英特爾10%的股權後,英特爾25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文件中,點出關鍵隱憂來自國際銷售。根據英特爾第四季財報,76%的營收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川普這項入股可能會立即或長期引發來自「投資人、員工、客戶、供應商、其他商業夥伴、外國政府或競爭對手」的負面反應。

英特爾表示,由於公司現在與總統川普多變的關稅與貿易政策直接掛鉤,這可能導致其國際業務受到影響,政府成為重要股東,還可能讓公司面臨更多的訴訟、公共或政治審查。文件也提到,華盛頓政治情勢的變化,也可能導致這項協議面臨挑戰甚至失效,為現有及未來的股東帶來風險。

延伸閱讀:美政府將成英特爾大股東!川普表態:樂見更多「以股換錢」交易

Intel 123RF 1
英特爾對川普政府的投資做了風險分析。(圖/科技島資料照)

川普注資協議具稀釋性,陳立武坦言「不需要補助」

川普政府22日宣布的投資協議,將使美國商務部取得英特爾多達4.333億股的股票,將稀釋現有股東的股權。文件指出,政府將以每股較上週五收盤價24.80美元折價4美元的價格,收購英特爾股票。

這筆股權的資金主要來自拜登政府時期《晶片法案》已承諾但尚未支付給英特爾的57億美元,以及另一項聯邦計畫提供的32億美元,總計111億美元。英特爾執行長在美國商務部週一發布的一段影片中坦言:「我不需要這筆補助,但我真的很期待美國政府成為我的股東。」

儘管協議要求政府在股東投票時,必須與英特爾董事會的立場一致,但文件也指出,政府的入股稀釋了股東的投票權和其他治理權,並可能限制公司未來對股東有利的潛在交易。此外,文件還特別註明,美國商務部可以針對任何試圖瓦解這項交易或拒絕政府持股的行動投下反對票。

文件中也提到,英特爾尚未完成對這項協議所有「財務、稅務與會計影響」的分析。

資料來源:ReutersCNBC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