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英特爾聯手才好?分析師稱台積電應加碼美國投資才是上策

記者孫敬/編譯

最近市場傳出消息,台積電可能直接入股英特爾(Intel),以響應美國本土晶片製造的號召,但台積電隨後否認了這些報導,強調公司目前並未尋求任何形式的合作或投資。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認為,台積電更好的策略應該將重心放在擴大在美國的投資,而非與英特爾合作。

延伸閱讀:台積電美國廠高層人事異動 「5奈米大將」莊瑞萍接任亞利桑那子公司執行長

INTEL VS TSMC 1024x535 1
比起投資英特爾,台積電投資自己更好。(圖/科技島資料照)

地緣政治與核心價值觀,台積電和英特爾合作難度高

台積電與英特爾的結盟可能難以開花結果,即便成真,背後也可能有強烈的政治動機。這兩家公司在管理、企業文化、員工組成和技術藍圖規劃上,都存在巨大的差異,代表其根本的企業基因難以合併。對於在美國野心勃勃的台積電來說,與英特爾聯手,無疑會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據分析師Dan Nystedt透露,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在回憶錄第二卷中談及英特爾進軍晶圓代工業務的決定,雖然表達了祝福,但也明確指出這不會犧牲到台積電的利益。這句話的潛在意涵,暗示了台積電對市場轉移風險、價格競爭,以及美國對本土代工廠英特爾的政策傾斜等挑戰的考量。

透過增加在美國的投資,台積電能獲得多項實質利益,包括:生產分散化、提升客戶信心,以及在北美市場上對手(如英特爾和三星)建立競爭優勢。

雖然台積電目前已拒絕了與英特爾的任何形式合作,且短期內似乎也沒有結盟的跡象,但鑑於川普政府對英特爾營運的高度關注,以及台灣與美國晶片製造在地緣政治上的不確定性,未來出乎意料的事情仍有可能發生。

資料來源:Wccftech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