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供應鏈將本土化?傳華府擬推激進關稅 強制業者須達「1:1國產進口比」

記者孫敬/編譯

根據外媒週五報導,美國政府正計畫要求晶片製造商必須確保在美國本土的晶片產量,這項提案被視為美國總統川普加速推動半導體製造回流(reshore)的最新策略。為了強烈鼓勵國內生產,華府將對在美國本土製造的晶片提供約100%的關稅豁免,但相對地,公司若未能長期維持國內產量與進口量1:1的比例,就將面臨高額關稅的懲罰。

延伸閱讀:高通「卡位」台積電2奈米?傳Snapdragon旗艦晶片連用兩代N2P製程

美國總統川普
美國政府對晶片回流本土製造,認為出口和進口量應持平。(圖/白宮)

美國經濟與國安壓力,本土生產成新門檻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Lutnick)已向部分半導體業高層提出此一構想,並強調此舉是為了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所必需。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Desai)雖提醒任何政策報導在官方正式宣佈前均屬揣測,但他同時強調:「美國在關乎國家和經濟安全的半導體產品上,不能再依賴外國進口。」

針對這項潛在政策,報導指出承諾在美國建廠生產晶片的企業,將先獲得與承諾產量相當的「額度」(credit),在工廠尚未完工前,可暫時免關稅進口晶片,以獲得初期的產能緩衝。然而,最終的目標仍是確保企業能長時間維持1:1的本土與進口產量比。

Gabelli Funds的投資組合經理貝爾頓(John Belton)表示,這項1:1規定「將非常難以執行,並且很可能需要花費數年時間」。不過,他同時指出,這項政策若實施,將有利於那些已經在美國擁有晶圓廠的公司。

受此消息影響,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GlobalFoundries(GFS.O)股價上漲5%。該公司目前正執行一項16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持續擴大在紐約和佛蒙特州的工廠產能,英特爾(Intel)股價也上漲5%。

資料來源:Reuters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