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Perplexity的Comet之後 Opera推出AI驅動瀏覽器「Neon」
記者彭夢竺/編譯
Opera公司於30日推出了Neon,一款由AI驅動的瀏覽器,具備在網頁內部執行任務和運行程式碼的能力。此舉加劇了科技公司之間,將網路瀏覽轉變為「代理式(agentic)」的激烈競爭。
這項行動凸顯了各方競相將瀏覽器轉變為生產力中心的趨勢,使其能「代表使用者」執行任務,而不僅僅是傳遞搜尋結果。在此之前,Perplexity AI在今年稍早發布了Comet瀏覽器,而Arc的開發商The Browser Company也推出了Dia。

外媒《路透社》曾報導,OpenAI也準備推出一款基於Chromium的AI網路瀏覽器,並可能整合其「Operator」代理,讓使用者無需離開原生的聊天介面就能瀏覽和交易。
Neon主打本地執行 強調隱私保護
Opera表示,Neon可以直接在瀏覽器內部填寫表格、比較跨網站資料,甚至起草程式碼。其Neon Do功能允許軟體代表使用者導航頁面,且無需將資訊傳輸至外部雲端服務。
這家挪威公司將Neon定位為針對「超級用戶」(power users)的訂閱產品。該產品已於本週二開始提供早期測試,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更廣泛地向大眾開放。
其他功能還包括「Tasks(任務)」,可為AI創建自包含的工作空間,以便分析多個來源;以及「Cards(卡片)」,這是一種可重複使用的提示模板,能夠自動化重複性的工作流程。Opera強調,所有操作都在本機端進行,賦予使用者完全的控制權,決定AI模型何時行動或暫停。
瞄準歐洲市場 預估使用者可破3億
Opera成立於1995年,總部位於奧斯陸(Oslo)。該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3億的桌上型和行動裝置活躍用戶。
Opera特別強調了Neon的隱私優先設計,認為其「裝置本地端操作」的特性,將會吸引歐洲使用者,特別是在監管機構收緊對資料使用審查之際。
在過去3年中,由於持續超出財報預期,以及投資人看好其進軍AI驅動產品的策略,Opera在美國上市的股價持續上漲。
資料來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