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CTO證實資料中心將採用自家晶片 逐步脫離輝達、AMD依賴

記者孫敬/編譯

微軟(Microsoft)技術長斯科特(Kevin Scott)週三表示,未來微軟的資料中心將使用自家設計的晶片為主,以降低對輝達(Nvidia)以及超微(AMD)等主要供應商的依賴。

延伸閱讀:世紀大和解?高通將採Arm v9架構指令集 股價聞訊大漲5%

Microsoft CTO Kevin Scott
微軟技術長斯科特。(圖/維基百科)

微軟全力開發客製化晶片,搶奪AI運算主導權

在當前市場中,輝達憑藉高效能圖形處理器(GPU)主導AI運算領域,競爭對手AMD也佔據了部分市場份額。微軟作為雲端運算產業的主要參與者,也開始設計專用於其資料中心的客製化晶片。

斯科特分析,過去幾年,微軟在資料中心主要採用輝達和AMD的晶片,重點一直擺在選擇能提供「最佳性價比」(The best price performance)的矽晶片。「我們對於晶片本身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多年來輝達一直都是性價比最高的解決方案,為了確保有足夠的容量來滿足需求,我們幾乎願意考慮任何方案。」

當被問及公司長期計劃是否會以自家晶片為主時,斯科特直言:「絕對如此。」他並補充,微軟目前已經在使用大量微軟自研晶片。

微軟全方位系統優化,從Maia晶片到微流體散熱

2023年,微軟推出了專為AI工作負載設計的Azure Maia AI加速器,以及Cobalt CPU,據報導微軟也正在研發下一代的半導體產品。上週,微軟更揭示了使用「微流體」(microfluids)的新型散熱技術,以解決晶片過熱的難題。

斯科特強調,發展自研晶片不只是為了晶片本身,更是為了最終設計出能放入資料中心內的完整系統。「這關乎到整個系統的設計。它包含了網路、散熱,你必須擁有決策的自由,才能真正根據工作負載來優化你的運算資源。」

包括微軟及其競爭對手Google和Amazon在內的雲端巨頭,之所以設計自家晶片,不僅是為了減少對輝達和AMD的依賴,更重要的是讓產品能夠更高效地滿足特定的運算要求。

斯科特同時指出,目前AI算力容量仍然嚴重不足。「大規模緊縮(massive crunch)可能還是輕描淡寫了,」斯科特警告,自從ChatGPT推出以來,資料中心的運算容量一直處於供不應求、難以快速建置的狀態。「即使是我們最具雄心的預測,也經常被證明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在過去一年部署了驚人的容量,未來幾年還會部署更多。」

資料來源:CNBC

Loading

在 Google News 上追蹤我們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