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執行長Rene Haas:英特爾錯失行動裝置與EUV兩大機會 難追台積電
記者孫敬/編譯
針對外界對於英特爾(Intel)能否成為台積電有效替代品的激烈辯論,Arm執行長Rene Haas近日在《All In Podcast》節目中直言,英特爾已經在幾個領域受到挫折,導致追趕之路格外艱辛。
Rene Haas強調,在半導體產業,無論是晶圓廠(Fab)投資、架構定義或生態系統建立,都需要極漫長的時間。一旦錯過關鍵機會,時間將會懲罰你。
延伸閱讀:OpenAI攜手AMD簽6GW長期運算合約 助攻股價飆近35%

英特爾錯過行動裝置與EUV技術兩大機會
Rene Haas指出,英特爾所受的懲罰主要來自於兩大關鍵時機的錯失。
首先,英特爾完全錯失了行動通訊市場(Mobile Segment)。Rene Haas表示,這項決定性失誤可能發生在2000年代中期,當時英特爾將重心放在消費級PC處理器,未能掌握為蘋果(Apple)iPhone生產低功耗行動晶片的機會。儘管英特爾後續推出了低功耗系統單晶片(SoC)「Atom」系列,但因不足以整合進蘋果產品線導致合作破局。前英特爾執行長歐德寧(Paul Otellini)後來也坦承,這是公司做過最大的錯誤之一。
Rene Haas認為,一旦落後於晶片製造,追趕就會非常、非常困難,因為整個產業的發展週期會將後進者拋在身後。他提到,如今台積電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晶圓廠,包括蘋果、輝達(NVIDIA)和超微(AMD)等業界龍頭都選擇在台積電進行晶片製造。
其次,Rene Haas點出英特爾在採用極紫外光(EUV)技術上行動遲緩。EUV是當前製造最微小晶片所依賴的先進技術。Rene Haas觀察大約在十年前,英特爾沒有像台積電那樣以同等的速度進行投資,導致在製程技術上落後。
除了技術層面的失誤,Rene Haa坦言,西方國家尚未訓練出一代人,將製造業工作視為既收入豐厚又享有聲望的職位。在美國,這些工作往往被視為藍領工作,導致人才不願投入。
然而,在台灣,觀念完全相反。Rene Haas 強調:「在台灣,如果你說你為台積電工作,或者你正在努力朝那個方向學習,這是一件極具榮譽和聲望的事情。」
資料來源:Wccf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