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紀錄!「淡江二型」探空火箭旭海發射 升空38秒破7公里
記者黃仁杰/台北報導
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於昨(23)日上午6時46分,在屏東旭海國科會「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成功發射第4支小型科研探空火箭「淡江二型」。火箭燃燒推進時間13秒,到達最高飛行高度時間38秒;最高飛行高度超過7公里,為歷來最高成績。

「淡江二型」飛行測試任務團隊成員包含30位學生,以第3支火箭「Polaris」為基礎設計,採用固體推進劑RNX單節火箭,殼體以碳鋼製成,總重52.3公斤,全長2.22公尺,最大直徑13.9公分。火箭平均推力達2,765牛頓,燃燒時間8.5秒,總衝量約26,000牛頓-秒。此次任務主要目標為搭載航電系統測試傳輸功能,並驗證新一代航電系統的穩定與可靠性。
在兩年任內,完成3支科研探空火箭升空任務的航太系前主任蕭富元說明,「歷次火箭所採用的RNX,有別於傳統固態燃料,其性質穩定,非常適合作為校園中人才培育的教學用燃料。」淡江大學經多次以RNX燃料成功試射火箭,已驗證淡江團隊自行研製引擎的穩定性,因此2025年被國家太空中心選定為第一屆「台灣盃火箭競賽」的公版引擎。
淡江過去已成功發射3支科研探空火箭,包含「淡江一型」、「Jessie」與「Polaris」。探空火箭計畫主持人,航太系教授王怡仁回顧,每一支火箭都是團隊能力成長的軌跡。本次「淡江二型」任務聚焦於航電通訊與遙測系統的實際表現。蕭富元補充,未來團隊將持續推進箭身滾轉控制、火箭分節與空中二次點火等核心技術的研發,而這些技術均以穩定可靠的航電系統為基礎,本次的成功驗證至關重要。
「淡江二型」發射指揮官、航太系教授歐陽寬強調,火箭研發是一項高度整合的系統工程,仰賴多領域專業的合作,此次成功發射,凝聚多位教師的技術指導與「太空科技實驗室」學生的實作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