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吋矽晶圓市場上看207.9億美元 AI、車用與晶圓代工擴產成主要推力
記者黃仁杰/編譯
全球12吋矽晶圓市場持續成長。報告指出,2024 年市場規模約為 116.2 億美元,預計到2031年將達到207.9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8.8%。隨著半導體製造端更重視能支撐高效能電路的基板材料,12 吋大尺寸晶圓需求持續攀升,並在消費電子、工業自動化、車用電子與通訊技術等領域擴張。全球晶圓代工廠也在同步擴產、升級製程,使大尺寸晶圓成為次世代晶片的重要基礎。

AI與先進製程帶動 12吋晶圓成主流基板
AI、高效能運算與先進裝置架構擴大市場需求,使晶片製造更倚賴能提升效率、提高良率的一致性大尺寸基板。300mm 外延(epitaxial)矽晶圓因具備高均勻性與可控薄膜層,特別適合複雜 IC 製程,成為製造感測器、電源元件與通訊元件的理想材料。此外,300mm 拋光(polished)晶圓提供更平整、低缺陷的表面,有助高解析度微影製程並提升元件可靠度,推動更多晶圓廠導入大尺寸生產平台。
邏輯與MPU帶動高密度製程 推升大尺寸晶圓需求
邏輯晶片與處理器(MPU)的電晶體密度持續提升,使晶圓製造端依賴具備高穩定性的大尺寸矽晶圓,以支撐精細線寬、提升產出效率。AI、資料中心設備、自動化、通訊設備等市場快速成長,也同步推升對12吋晶圓的需求。隨著終端裝置追求更高效能運算,各大晶圓廠在擴建產線時,多優先選用能改善產能與良率的 300mm 基板,加速市場採用。
車用、電力與消費電子需求強勁 驅動全球晶圓擴產
消費電子需求擴張,使大尺寸晶圓在智慧手機、穿戴裝置、家庭娛樂與智慧家電市場加速普及;汽車電子則因 ADAS、電動車、車內資通訊與大量感測器需求,強化高可靠度晶片製程的重要性。電力電子與再生能源系統也逐漸倚賴大型基板,以支撐承受高溫、高負載的功率元件製造。隨著各國晶圓廠持續擴建、升級設備,12 吋晶圓供應鏈同步擴張,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邁向先進世代的重要支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