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首次公開火星近距星際彗星影像 3I/ATLAS靠近揭密彗核奧秘
記者林育如/編譯
今年十月初,第三顆造訪太陽系的星際物體 3I/ATLAS 與火星擦身而過,距離僅 3,000 萬公里,讓 NASA、美國 ESA 及中國 CNSA 的探測器齊刷刷捕捉到它的身影。受政府停擺影響,NASA 當時無法公布資料,如今三個任務的影像終於曝光,包括火星偵察軌道器(MRO)、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軌道器(MAVEN)與毅力號火星車(Perseverance)。

MRO 利用 HiRISE 高解析度相機於 10 月 2 日拍攝 3I/ATLAS,可見彗星如柔和白色光球,其塵埃與氣體雲直徑約 1,500 公里,提供科學家前所未有的彗核估算依據。MAVEN 則在九月底至十月初,用紫外成像光譜儀觀測彗星多個波段,呈現中心白、邊緣藍、外部暗紫的影像,揭示其化學成分與氫/氘比等資訊,為判斷彗星起源提供線索。毅力號從捷澤羅隕石坑地表觀測,彗星微弱幾乎若隱若現,長時間曝光下星星拉成線,但仍捕捉到彗星光芒。
延伸閱讀:
日本團隊用AI打造史上最精細銀河系模擬 百億顆恆星動態一覽無遺
成大團隊科研火箭「AfterLight 1」旭海執行飛試
國科會再升級國安技術防護網 軍工、太空列管擴編至42項
科學家表示,星際物體的近距觀測相當罕見,每一次都能帶來新知。「我們很幸運,3I/ATLAS 靠近火星的距離提供了寶貴觀測機會。」HiRISE 首席研究員 Shane Byrne 說。MRO 項目科學家 Leslie Tamppari 補充:「這是我們少數能用火星軌道器研究飛越太空物體的機會。」
3I/ATLAS 將於 2025 年 12 月 19 日最接近地球,距離約 2 倍地日距(2 AU),不對地球構成威脅。這批 NASA 影像不僅讓科學家更了解彗核結構與化學組成,也為未來星際物體研究開啟全新視窗。
資料來源:Universe Today、USA TODA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