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如
-
航太
中國兩衛星高軌「合體」 再利用太空技術領先美國
中國兩顆衛星近日在距離地球約兩萬英里(約3.2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成功會合,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人類首次在高軌道進行軌道加注燃料的嘗試。根據《Ars Technica》
繼續閱讀 -
航太
機場雷達信號外洩或成外星智慧生命尋找地球的線索
最新研究指出,地球上軍事與民用雷達系統所產生的無意電磁波外洩,可能成為宇宙中先進外星文明發現地球存在的信號。這些雷達波能夠向外太空傳播,最遠可被距離地球約200光年內、擁
繼續閱讀 -
航太
NASA火星樣本返回任務面臨挑戰 私企提出30億美元替代方案
NASA備受矚目的火星樣本返回任務(Mars Sample Return, MSR)因預算超支與取消風險而陷入困境,但一項由私營企業提出、成本更低的新方案,或將為這項計畫
繼續閱讀 -
其他
AI醫療輔助應用的困難|專家論點【張瑞雄】
作者:張瑞雄 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叡揚資訊顧問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療領域也逐漸迎來前所未有的變化,特別是以大型語言模型(LLM)為核心的AI醫療輔助系
繼續閱讀 -
研替
研發替代役115年度申請8月開跑 8日起台北、新竹、高雄三地說明會接力
115年度研發替代役員額申請將於8月1日正式開跑,為協助有意申請的企業了解申請流程,內政部於8日於台北市電腦公會聯誼中心B1舉辦「115年度研發替代役制度員額申請暨審查作
繼續閱讀 -
航太
哈伯、韋伯望遠鏡聯手曝光「雙面星團」 揭開恆星誕生秘辛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近日發布了一張結合哈伯太空望遠鏡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觀測資料的影像,揭示了小麥哲倫星系中兩個活躍星團NGC 460和NGC
繼續閱讀 -
航太
ChatGPT展現太空船駕駛潛力 人工智慧助力太空探索
近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開發衛星控制與太空船導航的自主系統,因為未來衛星數量眾多,人工無法逐一操控,且深空探索受限於光速,無法實時遠程控制太空船。研究顯示人工智慧語言模
繼續閱讀 -
航太
宇宙新發現:暗物質或造就暗矮星 挑戰天文學認知
最新天文理論提出,宇宙中神祕的暗物質不僅主導重力結構,還可能將棕矮星這類「失敗恆星」轉化為全新型態的天體——「暗矮星」(dark dwarfs)。根據《SPACE》報導,
繼續閱讀 -
永續
台灣品牌永續藍圖學校拜會考試院 倡議綠領人才納入國考
台灣品牌永續藍圖學校戴中興校長、打包勝利兒童教育機構合夥人王藝憓、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李隆生教授、中華民國兒童燒燙傷關懷協會高芝芸理事長、CEO藍圖會學員、BSM品牌永續管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