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理師不是你的心理師-談AI除魅|漫談【主筆室】

科技島主筆/蔡哲明

  OpenAI聊天機器人ChatGPT推出屆滿週年之際,各界開始討論有關「心理衛生體系」的進化服務,除了GPT外,Google的Bard和Meta的LLaMA生成式AI也都是升級方案,解決員工過勞以及成本升高的普遍問題,也有助於全球重振心衛體系。經過疫情肆虐,全球醫療服務機構普遍「供需失衡」,不少人視AI為人力短缺下的科技救星,另一方面也引發心理師將被取代的議題討論,但事實上,若要在心衛體系中幫AI找個適切的位置,最好先幫AI進行「除魅」。

示意圖:取自123RF

  德國社會學者韋伯提出除魅(Disenchantment)概念,直指現代社會去除神秘主義(魅惑)表面並合理化,只要剝去附著表面上的虛無層次,就能恢復一切事務實質樣貌。人工智慧固然神通廣大,但也絕非無所不能。臨床心理師(可以執行開藥業務)與諮商心理師(僅能進行個案諮商項目)都受過相關專業訓練,若將AI科技當作可以取代心理師的當代救贖,不免忽略了大型「語言模型」(LLM)在訓練上更偏向通識、廣義,並且只能夠以輸入的「語言文字」作為溝通基礎,並未如正統心理治療,除了在「語言」和「溝通」上更聚焦專業領域外,更重要的「覺察」與「同理」等諮商技巧,更非機器可以全面取代。

更多新聞:AI「復活術」-暖科技的倫理學|漫談【主筆室】

  此外,「信任感」也是一個重要議題。「面對面」交談一直都是專業心理師的診療途徑,人際間的實際接觸,透過視訊遠距問診就已經會打折扣,若諮詢個案知道自己傾訴的對象是AI而非人類,當下的自我揭露意願更可能有所不同,連帶影響治療效果,這也就是為何AI目前無法完全替代真人心理治療。

  不過,生成式AI仍然可以是人類心理師的好幫手,可以協助決定對個別病患分別選用何種技巧最適當。一位專業心理師的治療核心在於能讓病患「說出困境獲得協助」,由於人類問題錯綜複雜,仍需要不同取向的心理治療,才能真正解救內心情緒問題。 AI檢測目前可以協助對於情緒問題進行基本的歸類、並且提供諮商策略供心理師做為參考,AI就像一位「虛擬助手」而非「虛擬心理師」,可以擔綱人們尋求治療前的前期準備作業。因此,「真人心理師」與「虛擬心理師」兩者相互凸顯優勢,並不會彼此取代。

  回到「AI除魅」的議題,在釐清AI的長處與侷限後,我們就不會對其有過度美好的期待,也不會有莫以名狀的恐慌焦慮。心理師有不被輕易取代的專業技巧,「真人心理師」與「虛擬心理師」在角色上所呈現的互補互益,在科技引領下,也能強化未來心理健康照護的整體量能。其他各行各業也都可以循此模式,找到與AI共存之道。

瀏覽 2,24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