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加碼千億美元投資 並祭出「美國製造」靈活應對川普關稅戰
記者孟圓琦/台北報導
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上週三應邀前往白宮,與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會面,雙方共同宣布一項重大的在美投資計畫。不僅暫時化解了市場對關稅的擔憂,也獲得了川普總統的公開讚賞,激勵蘋果股價單週勁揚逾13%,再創自2020年7月以來最大的單週漲幅,市值更在一周內大漲超過4000億美元。

經白宮官員證實,蘋果承諾將在美國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並將啟動全新的「美國製造計畫」(American Manufacturing Program),同時擴大購買美國製造的晶片與零件。加上今年2月已宣布的5,000億美元投資計畫,蘋果在未來四年內,對美國的總投資承諾已高達 6,000億美元。此消息一出,也讓長期以來對製造業回流美國耿耿於懷的川普龍心大悅。
延伸閱讀:
對等關稅採疊加方式!工商協進會提出4大建議 籲政府加速釐清資訊
總統獵殺令後急赴白宮!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將面見川普
台灣企業面對川普高關稅怎麼解?分析師讚「台積電」就很好的例子
川普公開表示,蘋果將因此免受可能導致進口晶片價格翻倍的關稅影響。而綜合外媒分析師普遍發表的言論,庫克此舉展現出極高的應變手腕,既安撫了川普,又避免做出將 iPhone製造線完全遷回美國的重大讓步。有學者指出,庫克的策略是讓總統擁有值得誇耀的政績,同時又不損害自家公司的營運。
面對川普總統先前不滿蘋果將部分產能轉移至印度,甚至威脅對非美國製 iPhone 課徵高達25%關稅的壓力,庫克此行也積極強調蘋果在美國製造方面的貢獻,例如 Apple Watch 的蓋板玻璃由美國康寧生產,臉部辨識感測器則由Coherent(美國大型雷射器和雷射技術的供應商)提供。儘管川普日前宣布,將印度商品的關稅提高一倍至50%,以回應印度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行為,但根據白宮官員確認,此關稅命令並未影響到智慧型手機、晶片等科技產品,為蘋果在印度的生產布局留下了迴旋餘地。
總體而言,這場白宮會面不僅讓蘋果成功緩解了關稅危機,也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獲得分析師的高度肯定,認為庫克在應對不確定性方面表現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