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引領第4次工業革命 華碩董座施崇棠:臺灣應培育深耕型AI人才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9日在台大AI電資大聯盟捐贈啟動典禮上表示,AI技術將帶領第4次工業革命風生水起,臺灣迫切需要深耕型的AI技術人才,不能僅著力於淺碟型技術,要打破過去教育文化慣性,結合產學界,投入更深、更廣、更難更複雜的技術專研,才能讓臺灣在世界級的AI大戰中,與其他國家一決勝負。

台大電機資訊學院攜手華碩電腦、廣達電腦、緯創資通、和碩聯合科技、台達電子與天鈺科技等6家企業,宣示打造跨界合作平台,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AI及電機資訊領域領導人才,提升創新與前瞻研究的競爭力。
延伸閱讀:華碩全力轉型AI公司 施崇棠:AI工廠時代來臨 應用遍地開花
施崇棠致詞時指出,AI與電機資訊科技,將是未來全球競爭的核心,他在50年前,非常幸運地選擇了電機系的計算機組,恭逢其盛見證了臺灣個人電腦產業的崛起,帶領一群對技術充滿狂熱的工程師,建立起臺灣電腦軟硬體技術的基本功。
他說,50年後也很振奮能再次見證AI技術的崛起,這將帶領第4次工業革命的風生水起;嚴格來說,過去所謂的「電腦」其實只是具備計算能力的電子設備,真正稱得上「電腦」,是如今的生成式AI搭配各種大型語言模型的智慧系統。
施崇棠提到,今年春節期間,全球發生了一件AI大事,就是DeepSeek的技術突破,造成全球股市大震盪,他將DeepSeek的AI能力戲稱為「窮人的中國功夫」,但事實上,它的進展令人驚艷。從其首篇論文開始就是傑作,之後的新作連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都給予高度評價。
施崇棠認為,臺灣迫切需要這種深耕型的AI技術人才,不能夠只著力於淺碟型的技術,這也是AI電資大聯盟的成立初衷,要打破教育文化的慣性,攜手學界及業界,投入更深、更廣、更難且更複雜的技術領域,並讓師生與產業建立真實而有力的連結,唯有如此,臺灣才能在世界級的AI大戰中,與其他國家一決勝負。
施崇棠指出,華碩與台大的合作已久,從早期的台大聯合研發中心,到如今的AI電資大聯盟,華碩持續投注各類資源與努力,育才、攬才、留才,盼藉由深度的產學合作,培養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階技術人才,也相信透過台大深厚的學術能量與產業紮實的研發資源相互結合,必定能夠讓臺灣的人才與技術力,在國際AI賽局的頂尖對決中嶄露頭角。
瀏覽 17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