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下扎根/人才培育應從法制面出發 葛如鈞盼政府盡快推動「AI基本法」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台灣科技業缺工議題早已不是新聞,根據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6月份AI相關工作職缺數為1.8萬筆,和去年同期相比足足成長15%,各產業陸續導入AI開創最大產值,面對輝達在台將擴大徵才的旋風,未來勢必產生科技人才大遷徙,人才短缺現象只會更加嚴峻。科技立委葛如鈞今(10)日表示,不管是科技產業發展還是人才培育,或都需要從法制面出發,呼籲政府盡快推動「AI基本法」的訂定,才是面對全球科技浪潮的積極態度。

科技立委葛如鈞表示,AI人才四個字講起來很輕鬆,但其實牽涉範圍非常廣,下一個AI世代需要不同領域的AI人才。(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科技立委葛如鈞(右一)表示,AI人才四個字講起來很輕鬆,但其實牽涉範圍非常廣,下一個AI世代需要不同領域的AI人才。(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為協助產業解決人才短缺議題,1111人力銀行攜手《科技島》和財團法人AI人工智慧學院,今日首場AI線上論壇以「科技海嘯!輝達來台設廠,引爆缺工危機?!未來科技人才如何從教育向下扎根?」為題,邀請立委葛如鈞以民以代表的角度,闡述對此議題的看法。

葛如鈞表示,AI人才四個字講起來很輕鬆,但其實牽涉範圍非常廣,下一個AI世代需要技術人才、研發人才、應用人才,甚至是機器人領域,都需要不同的AI人才。「只是,目前台灣每一年真正從科技高階領域畢業的人只有4、5千人,但台灣每一年可能需要4、5萬個AI人才,差距非常大。」葛如鈞還舉例,過去5年透過「就業金卡」進來台灣的科技人才,也只有3、400人。

因此,葛如鈞認為,目前台灣需要從3件事下手。首先,要設立AI相關法規。「台灣從2018年開始就在推AI基本法,只可惜現在立法院已經有10多個版本了,可是行政院版本還沒出來。」葛如鈞呼籲政府應該要趕快推進,各部會(教育部、數發部、國科會)才能制定細則。第二件事就是「教育」。

延伸閱讀:科技業憂輝達搶人才!立委葛如鈞點名3部會 應有留才長遠規劃

第三件事則是「外部人才引進」。葛如鈞強調:「台灣過去對於國外攬才極度不友善,雖然可以透過一些特別條款,但速度還是太慢。」他以新加坡、日本、美國為例,「這些國家都積極招攬國外科技人才,大開方便的大門,台灣應該也要這樣做。」

葛如鈞表示,政府其實在人才多元化、深化都有在做,但還有精進的空間,針對產學之間的斷層,他認為:「產學落差,政府很難避免必須要去扮演重要角色的事實,科技的發展非常快速,需要國家的力量、政府的願景與方針,否則真的會趕不上,要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減少學用之間落差,是政府現在比較能做的事。」

此外,葛如鈞再次強調,不管是科技產業發展還是人才培育,或是希望減少學用落差,都需要從法制面出發,「AI基本法很重要,政府一定要先有『上位法規』,否則不一致的方針與做法,會非常可惜。」他呼籲政府之間要協作,整體發展才能跟上腳步。

最後,葛如鈞強調,輝達總部設立其實對台灣整體科技人才來說是發揮綜效,對於各種AI工具,他建議大家要多伸手去接觸,並且大膽創新、小心求證, 「我們不應該害怕,而是要全面去擁抱!」才是面對全球科技浪潮的積極態度。

瀏覽 193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