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你的夢!荷蘭工作室Modem打造AI夢境紀錄器 轉化視覺體驗

記者孟圓琦/編譯

「人類對夢境的迷戀始終存在。」荷蘭設計工作室Modem近日發表了一款名為「夢境錄音機」(Dream Recorder)的創新 AI 床邊裝置,旨在將夢境日記帶入智慧時代。這款設備能將用戶口述的夢境回憶,即時生成短片並播放,其獨特功能與簡約設計,在眾多強調複雜功能的 AI 裝置中脫穎而出。

1753089477519
荷蘭設計工作室Modem打造嶄新的AI裝置「夢境錄音機」,將重現夢境帶入現實。(圖/擷取自dreamrecorder.ai)

與市面上許多強調多功能的新興 AI 裝置不同,夢境錄音機僅專注於一項簡單而詩意的任務。用戶清晨醒來後,只需輕按設備上的按鈕,然後口述昨夜的夢境內容。內建的 AI 模型便會根據描述,生成一段顆粒感十足、印象派風格的短片,並在螢幕上播放,完美呈現夢境的神秘特質。

延伸閱讀:
一次單挑30位頂尖數學家 OpenAI o4-mini 10分鐘破解天才級難題
xAI爭議不斷:虛擬女友、反猶言論 馬斯克考慮推兒童版AI「Baby Grok」

夢境錄音機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其「完全開源」的本質,這延續了 Modem 之前 AI 專案 Terra 的理念。該設備的程式碼和硬體文檔皆可在GitHub上取得,鼓勵用戶透過 3D 列印外殼和使用現成的內部組件,自行組裝這款裝置。

1753089537640 side
(圖/擷取自dreamrecorder.ai)

Modem 的共同創辦人指出,希望透過這款設備,讓使用者能在被日常生活中更具侵入性的電子產品干擾前,有機會反思自己的潛意識思想。夢境錄音機提供了七個儲存槽,足以記錄一週的夢境,讓用戶能夠追蹤任何重複出現的主題,從中探索潛意識的訊息。共同創辦人Astin le Clerq指出:「人類對夢境的迷戀始終存在。現在,科技的進步賦予我們工具,首次能夠將潛意識具象化,讓無形的事物變得可見,甚至有機會開始理解它們。」

1753089558527 0 side
(圖/擷取自dreamrecorder.ai)

在設計方面,Modem與創意技術專家Mark Hinch、工業設計師 Ben Levinas 和 Joe Tsao,以及插畫家Alexis Jamet合作。Jamet 的圖像被用於訓練AI模型,賦予生成影片獨特的朦朧、類比美學。共同創辦人 Bas van de Poel 表示,他們旨在讓夢境錄音機擁有一個與臥室環境和諧融合的外觀——「平靜、安靜,擺脫日常科技產品的喧囂。」

他們期望這款設備能自然地擺放在床頭櫃上,而非顯眼地宣示其科技產品的身份。在反覆迭代的過程中,他們放棄了對稱和硬朗的線條,力求創造出觸感舒適且「略帶模糊」的造型。Bas van de Poel強調:「臥室應該是無手機的避風港,夢境錄音機的設計正是基於這一理念。它能獨立運作,沒有應用程式或通知的干擾,只在黑暗中留下溫和的光芒。」

1753089505041 down
(圖/擷取自dreamrecorder.ai)

生成影片的朦朧、類比美學,部分源於AI借鑒了Jamet插畫中,常見的模糊形狀和顆粒紋理,部分則來自於負責裝置端後製處理的FFmpeg軟體。用戶還可以添加風格提示,個性化影片的外觀。Modem表示,隨著AI背後的底層模型在細微差別和視覺保真度方面不斷改進,生成的夢境畫面將會更加準確和富有表現力。

Van de Poel 和 Le Clerq 將美國電腦科學家 Mark Weiser 在 1990 年代於 Xerox PARC 開發的「環境運算」(ambient computing)概念,視為其創造平靜且融入背景的科技產品的靈感來源。然而,儘管這些理念在許多大型科技公司的領導者中也很受歡迎,但他們所創造的產品卻與 Modem 的設計理念大相徑庭。

夢境錄音機和 Modem 的另一個 AI 專案 Terra 都只執行單一的詩意功能,且與用戶生活的連接和整合程度有限。Van de Poel 表示:「歸根結底,AI 只是數學和演算法。真正重要的是其背後的意圖。它可以成為另一個分心來源,也可以支持一種不同的互動方式,輕柔地轉移我們對身心靈的感知。」

Le Clerq補充道:「透過將我們的專案開源,我們旨在使這些技術的取得民主化,並為主流、企業主導的 AI 願景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替代方案。目前,這些系統的未來正由狹隘的利益集團塑造,主要是科技公司和風險投資,它們受到經濟誘因和參與度指標的驅動。」他強調:「我們相信談判桌上需要另一種聲音,一種不僅僅是問這些工具能做什麼,而是問它們應該做什麼的聲音。」

Modem 形容自己是「思想庫與設計工作室的混合體」,特別的是,該公司設定了2030年的營運「終止日期」,這一獨特的經營策略也引人關注。

資料來源:dezeendreamrecorder.ai

瀏覽 172 次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